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与高司谏书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
注释:

  • 修:作者的自称。
  • 顿首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同时表达自己的谦卑。
  • 足下:对别人的敬称,相当于“您”。
  • 某年十七时:指的是作者17岁时的事情。
  • 家随州:指的是作者的家乡在州中。
  • 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指的是在天圣二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作者考中了进士。
  • 始识足下姓名:开始知道您的姓名。
  • 是时:那个时候。
  • 予年少:我年轻时。
  • 未与人接:没有和别人接触。
  • 又居远方:又居住在远离的地方。
  • 但闻:只是听说。
  • 今宋舍人兄弟:指的是宋舍人的兄弟。
  • 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与叶道卿、郑天休等人一起。
  • 以文学大有名:因为文学非常有名。
  • 号称得人:被称为得到人才的人。
  • 独无卓卓可道说者:唯独没有特别值得谈论的人。
  • 予固疑足下:我本来就怀疑您。
  • 果贤者耶:果然是贤人吗?
  • 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这不能让我不再怀疑。
  • 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自从您成为谏官以来,我才有幸认识您。
  • 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谈论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可以听得清楚。
  • 褒贬是非,无一谬说:赞扬和批评是非,没有一个错误的说法。
    注释:
  • 辩:这里指辩论或议论。
  • 孰不爱之:谁不喜欢他?
  • 虽:即使。
  • 疑足下真君子也:我也怀疑您真是个君子。
  • 推其实迹而较之:推论他的实际行为来和他比较。
  • 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然后确定他不是真正的君子。
    译文:
    向尊敬的高司谏致意:
    敬礼!我十七岁时,我的家在州中,看到天圣二年科举考试的榜单后,这才第一次见到您的名字。那时我年轻,还未与人结交,又居住在远方,只听到现在宋舍人和兄弟,还有叶道卿、郑天休等人,因为文学非常有名,被誉为得到人才的人。而您却在这中间,独独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谈论的地方,所以我原本就怀疑您是什么人。之后又过了十一年,我再次来到京城,您已经成为御史里行,但是还没有机会亲自见过您。只是在我好友尹师鲁询问您是否贤良之后,尹师鲁说他:“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是有些怀疑。正直的人是不会弯曲的;有学问的人,一定能辨别是非。一个不能屈服于压力的人,又有着能辨别是非的眼光,又是负责评论事务的官员,却总是沉默不语,没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那真的是贤人吗!这样的人不能让人不怀疑。自从您成为谏官以来,我们才开始有机会相识。您严肃庄重地发表见解,谈论前朝的事情,清清楚楚,可以听得清楚。赞美和批评是非,没有一个错误的说法。唉!用这样公正的辩论来展示自己,谁不喜欢他呢?即使是我也有些怀疑您真是个君子。从我开始听说您的名声到最终确认您不是君子,一共十四年,我三次对此感到疑惑。现在我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一下,然后确定您不是君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