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文,原名李奎,明代诗人
明代诗人李奎,字伯文,号珠山、归安(浙江吴兴)人。他的主要创作活动集中在嘉靖年间。
李奎的诗词创作丰富多样,共有10首作品被收录在明朝诗歌集中。这些诗作展现了李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如《咏湖上新柳》描绘了春天湖边新柳的娇柔姿态和寓意。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
伯文,原名李奎,明代诗人
明代诗人李奎,字伯文,号珠山、归安(浙江吴兴)人。他的主要创作活动集中在嘉靖年间。
李奎的诗词创作丰富多样,共有10首作品被收录在明朝诗歌集中。这些诗作展现了李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如《咏湖上新柳》描绘了春天湖边新柳的娇柔姿态和寓意。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
【注释】 宿雨:山中夜间的雨水。南畦:南方的菜园。紫芝:指灵芝,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药,也泛指草药。白石:用石头熬成的药汤。茅茨:茅草屋。 【译文】 昨夜山上下过一场雨,岭头明霞染红彤彤的天空。 我拿着锄头进入南边的菜园去采药,只见嫩绿的草叶长出了新芽,可以采摘了。 那黄精还没有种上,而紫芝已经有一寸多高,长得十分茂盛了。 隔着水看那茅屋,心里不由得感到有些凄凉。 于是,就提着白石回家煮药
阳春曲 三月江南春草芳,水边柳丝百尺长。流莺乍啭千金堰,紫燕双栖文杏梁。 家家曲里调鹦鹉,处处箫声引凤凰。凤凰台上花争发,翡翠楼前鸟并翔。 别有蓝桥通蕙渚,更怜斜狭接横塘。横塘女儿多艳妆,锦琴瑶瑟为谁张。 能歌《白雪》留人醉,不管春阳断客肠。 --- 注释: - 阳春曲:此诗以"阳春"命名,寓意温暖而美好的春天。诗中的"阳春"可能象征着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注释】 ①勾漏,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相传葛洪在此炼丹成功,故有“勾漏”之称;又传说此山在今广东省罗定县境内,因山形如漏斗,故又名漏山。《太平御览》引《神仙传》:“(葛洪)乃结草为庵,以养性。”后人遂称其居所为“葛岭”。《太平御览》引《神仙传》又说:“洪尝于石穴中得一丹井……丹井边有松柏二株,皆合抱而高,枝叶扶疏。” ②随缘:佛家语。指任运随遇而安。 ③闲(xián):悠闲自在。 ④竹里僧房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理解分析。“依依弱柳不胜春,袅袅垂条向水滨。”“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枝随风摇曳。“袅袅”形容下垂的柳枝随风飘动。“弱柳”指新生嫩绿细长的柳树。“不胜春”是说柳枝被春天风吹得摇摇晃晃,无法承受春风的吹拂。“奈可轻盈愁少妇,岂堪攀折赠离人。”意思是:难道可以轻易地将这纤细、柔美
【译文】 虞山有千年古柏,根盘节错如星文。 古柏灵气常悬白日雨,疏枝乱洒青天云。 霜柯露干不识,半是苍苔半成石。 石上犹存古镜光,青萍未拭芙蓉色。 我来八月秋气浓,月明满地蟠虬龙。 赤脚大叫不忍去,长风吹落虞山钟。 天生异物讵可测,呵护常闻鬼神泣。 岩壑宁教无此材,岁寒然后知松柏。 【注释】 1. 虞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山名。 2. 古柏行:即《古柏行》,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 3.
西湖舟中 春半出门春可怜,黄鹂隔岸啼春烟。 垆头沽酒饮不醉,更向西湖呼酒船。 葡萄荔枝酒色红,银缸金碗须臾空。 但令一醉卧明月,莫使醒眼看春风。 凤凰山头春草绿,金牛湖上花成簇。 日落歌声水面来,画栏笑倚人如玉。 注释: 1. 诗句释义:春天的景色很美,我忍不住出门欣赏;黄鹂在岸边鸣叫,好像在呼唤春天的到来。我在酒馆里喝着酒,却无法醉倒,于是我又去了西湖边,叫上了船。 2.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湖上》,全诗如下: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 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注释: - 锦帐:华丽的帐子。 - 桃岸:桃花繁盛的江岸。 - 兰桡:用兰花装饰的船桨。 - 鸟歌:鸟儿的鸣叫声。 - 钟磬:佛教法器。 - 楼台:建筑物。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描绘了湖上的美丽风景和热闹气氛。
游天竺寺有怀谢康乐 秋风轻拂,山岩间光影淡雅,入谷听清晨钟声,令人心旷神怡。 白云环绕紫芝,峰巅盛开如芙蓉般娇艳。 林中香风拂面,阳光自树梢洒落,夹道的松树犹如长龙般挺拔。 沙地上草木繁茂,溪水深处花朵露珠晶莹剔透。 梵音缭绕,飞鹫盘旋在梵岭之上;咒语声响,毒龙降临在咒潭之中。 闲适的鸟儿互为伴侣,修行者常来此交流心得。 长久以来,悟空寂寥之感,斋戒心念礼佛金容。 精庐隐于暮色之中
诗句释义 1 天肇文明赞治平,万年宗主赖先生。 - 这句表达了对文公(可能指文天祥)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天肇文明"意为上天赋予文明与智慧,"赞治平"则是对国家治理和谐、太平的赞誉。"万年宗主"指的是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被后人敬仰如主。"赖先生"表示依赖或依靠文天祥。 2. 经穷六籍开来学,道继诸儒集大成。 - 这句话赞扬了文天祥在学术研究和道德修养方面的成就
《司马太史庙·其一》是李奎在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64年)以太常博士知同州韩城县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司马太史庙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诗句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 生在龙门境:《司马太史庙·其一》首句“生在龙门境”,指的是司马太史庙位于龙门县境内,龙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司马太史庙也成为了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
林以良,明代著名画家,字以善,出生于中国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他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和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绘画成就:林以良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主要取材于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景物,如苍鹰、芦雁、寒鸦等。其笔法简练而准确,写意而形具,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约有100多幅,大多数是水墨写意画,这些作品载入清《石渠宝笈》
周玄是明代的诗人。 字微之,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黄玄同为林鸿的学生。他以文学成就著称,永乐年间被朝廷征召,授任礼部员外郎。在长乐高柄家中,周玄曾携书数千卷,读书十年,最终放弃书籍,认为所学已经内化于心
林志孟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的人物。他是顺德人,字淑之,号韦铭。林志孟在明朝万历七年(一五七九)中举人,之后担任江西进贤教谕,并历任户部主事等职务。关于林志孟的具体介绍如下: 1. 基本信息:林志孟是顺德人,字淑之号韦铭。他生活在明神宗万历年间,具体时间是公元1579年,这一时间点对于理解其生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官职经历:林志孟曾担任晋江市悦之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