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浣溪沙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注释:
着酒:带着酒意。行行:行走,指旅途。衣袖:衣襟。
草枯霜鹘落晴空:草木凋谢,一只秋日的鸟儿飞落在晴朗的天空。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魂魄也为之消散。都在:全部集中在。夕阳中:指夕阳西下时。
恨入四弦:指弹奏琵琶时将心中的怨恨融入四弦之中。四弦:琵琶的四个弦。人欲老:人的容颜将要衰老。
梦寻:梦中追寻。千驿:千山万水,指路途遥远。意难通:心中难以沟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小令。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和人生意义的深深感慨与思考。
“著酒行行满袂风。”首句写诗人带着酒意行走在道路上,衣袖被风吹得飘扬起来。这一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轻松自在,以及他带着酒意漫步的场景。“著酒”指的是带着酒意行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愉悦。衣袖随风飘动,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的气息。
“草枯霜鹘落晴空。”次句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绘。草色已经枯黄,一只秋天的鸟儿飞落在晴朗的天空中。这里通过“草枯”和“霜鹘落”来描绘秋天的景象,而“落晴空”则进一步突出了天气的晴朗和广阔无垠。这一句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销魂都在夕阳中。”三句继续描绘诗人在夕阳下的感受。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诗人仿佛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销魂。这里的“销魂”不仅描述了夕阳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失落。夕阳中的美景和诗人心中的忧愁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接下来,诗人将情感转化为音乐和梦境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他将自己的怨恨之情融入四弦之中,让琵琶的声音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同时,他在梦中追寻着千山万水,试图找到心灵的安宁。然而,无论是音乐还是梦境,都无法真正地解开他心中的结。这里的“人欲老”和“意难通”都是表达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当时何似莫匆匆。”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反思和感慨。他回想起当年为何要匆匆忙忙地度过时光,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是多么地急促和不值啊!这句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遗憾。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匆忙地度过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助音乐和梦境等手段,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追求。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命意义和珍惜当下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