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閤寻盟未肯寒。鹢首驻江干。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名《眼儿媚·铃阁寻盟未肯寒》。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眼儿媚(同孙尚书赴孟信安平江郡燕席上)
  • 眼儿媚:一种词牌名,通常用来表达细腻的情感。
  • 同孙尚书赴:和同僚孙尚书一起前往。
  • 孟信安平江郡:指的是孟信的封地——安平郡,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 燕席:古代文人雅士宴请宾客时设的宴席。
  1. 铃阁寻盟未肯寒
  • 铃阁:指宫廷中的小门,也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或隐者的生活。
  • 寻盟: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结成同盟。
  • 未肯寒:不愿意轻易离开,即不愿轻易放弃隐居生活。
  1. 鹢首驻江干
  • 鹢首:古代船只上的装饰物,此处指船只。
  • 江干:江河岸边,这里指长江边。
  • 驻:停留,此处指船停泊在江边。
  1. 云烟翰墨,风流尊俎,不放更残
  • 云烟翰墨:形容宴会上的气氛如同云烟一样飘渺而富有文采。
  • 风流尊俎:指宴席上高雅、风趣的举止。
  • 不放更残:不让宴会结束,即不愿轻易散场。
  1. 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
  • 金声掷地:比喻声音响亮有力,掷地有声。
  • 西清老:指朝廷中的高官,此处指作者自己。
  • 天未许终闲:意为皇帝没有允许我最终能够安心退隐。
  1. 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
  • 知音:指懂得欣赏自己的朋友或知己。
  • 素赏:一贯赏识。
  • 当筵一曲:在宴席上演奏了一曲。
  • 流水高山:比喻歌声悠扬动听,如山水般自然流淌。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以云烟翰墨、风流尊俎形容宴席的文雅氛围,以金声掷地西清老、天未许终闲表达了自己虽身处朝廷但无法安心退隐的矛盾心情。最后一句则用知音素赏、当筵一曲,流水高山来形容在宴席上演唱的美好场景,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音乐的热爱。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友情和艺术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