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日产,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直,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阳,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妇。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苏氏文集序
在苏子美逝世后的四年,我终于从太子太傅杜公家中得到了他的遗文稿件,并进行了整理,共有十卷。苏子美是杜家的女婿。我将他的文集归还给他,并向杜公说明:“这些文字,像金子一样珍贵。它们被丢弃、埋没或被当作粪土,都不能使它们受到侵蚀。即使是在它被遗弃的那一天,那些精魂和奇异的光怪已经能自行显现,而这些也不会被掩盖。因此,当它还在被排斥、挫折和流离失所时,它的文章已经在天下传播。即使那些怨恨他的人或曾经试图排挤并伤害过他的人,甚至他的文章也无法被减少和掩盖。”

凡人之情,喜欢近处而轻视远处。苏子美现在的处境就像这样,他以后在后世的地位将会变得如何呢?你能够不为此感到遗憾吗?”
我曾经考察了前代文章、政治的兴衰,奇怪唐太宗几乎达到三王时代的鼎盛,但他的文才却不能改变五代时期的陈规陋习。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等人出现了,元和时期的文学才真正恢复了古风。唐朝衰落、战乱频繁,又过了一百多年,圣宋兴起,天下稳定,和平无事。又过去了几百年,阳春白雪般的古文才开始兴盛。自古以来,太平时期少而动乱的时期多。幸运的是现在是太平盛世,文章可能不会完全纯洁,或者长时间后不相称。为什么如此难呢?难道不是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这样的人,又幸运地出现在一个治世,世人怎能不对他给予尊重和爱护呢!唉,我的儿子苏子美,因为一次酒食的过失,以至于被废为民并且流落而死。这个可以让人叹息流泪,也应该是当世仁人君子的职责,应该为国家培养贤才的人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