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播乡闾人素许。科诏相催,又趁槐花举。谈笑挥成金玉句,贤书果见登天府。
阔步青霄今得路。脚底生云,拥入蟾宫去。好是来年三月暮,琼林宴处人争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意思,理解诗中所包含的情感。同时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其所处的时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名播乡闾”句:名声传遍了乡里邻里。“科诏相催”,指应试者纷纷赴京应试。“谈笑挥成金玉句,贤书果见登天府”两句说:他们谈论着、挥动着文辞(文章),便有如金玉般的词章出现;他们的贤良之书果然被皇帝所赏识,并登上了朝廷的最高殿堂。(“科诏”句)“又”字点明这是又一次考试,即应举考试。“谈笑挥成金玉句”一句运用了典故,意谓应试者在应试之时,谈笑风生,笔走龙蛇,写出了精妙的文章,犹如金子和玉石般珍贵。“贤书”指应试者的文稿。“果见登天府”意为他们的才学果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登天府”是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被皇帝录取。“槐花举”是指应乡试。唐时举人赴京参加考试,须于三月槐花盛开时赴长安。故称“槐花举”。
“阔步青霄今得路”,这两句写自己如今已踏上仕途,可以高瞻远瞩,施展才能。“阔步青霄”是说高高的蓝天上青云直上,“青霄”指高空。“今得路”是说他现在有了做官的路子。“脚底生云”意思是他的脚下仿佛生出云雾,形容他升迁很快,仕途得意。“脚底生云”出自《南史·沈约传》:“约尝夜行,值一丈夫持火照地,约曰:‘此间有何?’丈夫指云:‘可取作履。’言未毕,便失所在。”后用以比喻仕途得意。“拥入蟾宫去”,传说月中有桂树,折桂枝以向月祈愿,可得仙术,升仙而去。这里用“拥入蟾宫去”形容自己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如同进入月宫一般。(“脚底生云”句)“阔步青霄”与“来年三月暮”相对照,突出表现自己得官迅速。“阔步青霄”与“来年三月暮”形成对照关系,突出表现了自己得官迅速。
“好是来年三月暮”,意即今年得官顺利,明年三月暮春时节又将赴任,这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暗示出作者对自己未来仕途的美好期盼。“琼林宴处人争睹”,琼林宴是唐代举行宴会的地方。这里借指京城中的酒楼、饭店。“人争睹”的意思是人们争相观看。“琼林宴处”是说人们争相前往京城中的酒楼、饭店观看自己,这表现出作者当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欢迎。
【答案】
蝶恋花
贺领乡举
名播乡闾人素许。
科诏相催,又趁槐花举。
谈笑挥成金玉句,
贤书果见登天府。
阔步青霄今得路。
脚底生云,
拥入蟾宫去。
好是来年三月暮,
琼林宴处人争睹。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乡试及第后的欢快心情和得意神态。词中“谈笑挥成金玉句”、“阔步青霄今得路”、“脚底生云”、“拥入蟾宫”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作者得意忘形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