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吴楚间,鹤去杳难攀。
衰世已如此,愁身更入山。
巢居避太岁,药饭救羸颜。
故友在江海,相思不得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写,其内容如下:
夜坐呈韶卿
修行吴楚间,鹤去杳难攀。
衰世已如此,愁身更入山。
巢居避太岁,药饭救羸颜。
故友在江海,相思不得还。
注释及赏析:
修行吴楚间,鹤去杳难攀。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吴地与楚地之间修行的孤独和无奈。”修行”暗示了诗人对佛道或儒家思想的探求,而“鹤去杳”则形容了诗人对仙鹤般的高洁生活的向往,但却难以达到。“渺无踪迹”,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追求理想生活却无法实现的遗憾。
衰世已如此,愁身更入山。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忧虑。”衰世”指的是政治混乱、道德沦丧的时代。诗人感到自己身处这样的时代,更加感到身心受困,不得不退隐山林。这里的“愁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哀叹和无奈。
巢居避太岁,药饭救羸颜。 这里描述了诗人为了躲避灾难而采取的隐居生活。”巢居”是一种简易的居住方式,意指诗人选择了一种简陋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此来避免世俗的纷争。”太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指年神,象征着不吉利的事物。此处暗指诗人因世事艰难而不得不选择隐居来保全自己的健康。”药饭救羸颜”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通过吃草药和粗粮来维持身体健康的状况。
故友在江海,相思不得还。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故友”说明这些朋友都是老朋友,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然而,由于诗人自身的处境,他无法回到这些老朋友身边相聚,只能将这份相思之情寄托于遥远的江海之畔。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以及与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物质享受、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