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春过江南问故家,孤根生梦半槎牙。

到无香去飘成雪,未有叶来开尽花。

【其二】

吹老单于月一痕,江南知是几黄昏。

水仙冷落琼花死,只有南枝尚返魂。

梅花二首

春过江南问故家,孤根生梦半槎牙。

到无香去飘成雪,未有叶来开尽花。

吹老单于月一痕,江南知是几黄昏。
水仙冷落琼花死,只有南枝尚返魂。

注释:

  • 第一首诗中,“孤根生梦半槎牙”描绘了梅花在春天的江南地区独自生长的景象,如同梦境一般不真实。梅花的孤独之根在梦中似乎变成了参差不齐的树形。
  • “到无香去飘成雪”形容了梅花盛开时散发出的香气被风吹散至漫天飞舞,如同雪花般洁白而纯净。这也是一种对梅花纯洁与坚韧的象征。
  • “未有叶来开尽花”则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即在梅花开放之际,叶子尚未长出,便已经全部凋零,意味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消逝。
  • “吹老单于月一痕”中的“吹老”指的是寒风的吹拂使月亮变得暗淡,而“单于”可能是诗人自指,表示自己如同一位单于(古代对皇帝的尊称)一样,承受着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 “江南知是几黄昏”暗示了诗人身处异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这里的“几黄昏”表达了诗人对江南季节变换的感慨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 “水仙冷落琼花死”通过比较其他植物如水仙和琼花的枯萎状态,突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仍然保持生机的特点,即便周围的植物都已凋谢,它却依然顽强地绽放。
  • 最后两句“只有南枝尚返魂”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生命力的赞美,认为即使在所有植物都已经失去生机的时候,梅花依旧保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状态、颜色变化及其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特性,以及诗人对这种品质的赞美和怀念。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坚韧与美丽并存的深刻理解。整体上,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