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春知枉度,樽前无赖独咨嗟。
空城北走诸陵道,古苑南连百里沙。
翠忆玉津官舍竹,繁思金马故城花。
去年言与君游洛,况味争如不在家。
【注释】
渭北:指长安。春尽日作因思蜀洛:春天结束,作者在渭北,就作《渭北春天》诗;因思念蜀中(成都)的旧游而作。洛:洛阳。
九十日:指九十天春天,即一年。知枉度:白白地度过了九十天春天。樽前:酒樽之前。无赖:没有顾忌的样子。咨嗟:叹息。
空城:这里指长安。北走诸陵道:指往长安郊外的陵墓去。诸陵道,长安郊外的道路。
古苑:古时皇家的园林。南连百里沙:指洛阳以南有连绵不断的大沙河。百里沙,指黄河之南的大沙河流经之处。
翠忆:回忆。玉津官舍竹:指洛阳皇宫里种有碧玉色竹子的地方。翠忆,形容竹的颜色翠绿鲜艳。
繁思:繁复地思念。金马故城花:指洛阳城东金谷园内种有牡丹的地方。金马故城,指洛阳东面的金谷园。
去年言与君游洛:去年曾经和你说我们一起去洛阳游玩。言与,说。今年不在家:今年不能和你在一起了。况味:比较,意气。争如:哪里比得上。家:指家中,此处是作者的故乡。
赏析:
这首七绝,以渭水为线索,将诗人在渭北度过的春天、想到洛阳的旧游,以及洛阳的景物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故乡洛阳和洛阳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九旬春日知枉度”一句写春已归去,自己还滞留在渭北。“九旬”,指九十天春天,即一年。“知”字写出作者的无可奈何,因为春光已经逝去,他还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樽前无赖独咨嗟”,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樽前”,指酒宴之前。“无赖”一词用得十分传神,它既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也透露出一种自嘲的口吻。“咨嗟”,叹息之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这两句诗把渭北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
第二联“空城北走诸陵道,古苑南连百里沙”两句写渭北春天之后,又到长安郊外,沿着长安北面的诸陵道走去,一路上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景象。“古苑”,指古代皇苑。“南连”,指向南延伸。“百里沙”,泛指黄河以南的大沙河流经之处。这两句诗写出了长安城外的荒凉景象。
第三联“翠忆玉津官舍竹,繁思金马故城花。”两句诗写出了渭北春天之后,又到洛阳,在宫门前回忆着那里的碧玉色竹子,同时心中也在想着洛阳城里种植着的盛开的牡丹。“碧玉”指碧绿色的竹子,是皇宫中常见的植物。“繁思”,繁复地思念。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洛阳时的心境。
末联“去年言与君游洛,况味争如不在家”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去年和友人一起去洛阳游玩的情形,同时也表明了如今自己不能和他在一起的原因——自己不在家,而他在洛阳。“况味”一词写得含蓄,表面上是说洛阳的情况和情况不如不在家好,实际上却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争如”一词更是巧妙,既表示了对洛阳的向往,又表露出自己现在身在他乡而不能和朋友在一起的痛苦心情。这两句诗把全诗的主题都贯穿起来了。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渭北春天的描写引出洛阳的回忆,最后表达了对自己不能和友人一起游玩洛阳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