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闲居客至稀,静中滋味意何归。
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
桑露乍寒蚕欲老,草烟才暖蝶交飞。
樊川物景终南翠,遂性空思杜紫微。
幽居
寂寂闲居客至稀,静中滋味意何归。
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
桑露乍寒蚕欲老,草烟才暖蝶交飞。
樊川物景终南翠,遂性空思杜紫微。
注释:
-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
- 客至稀:客人来访很稀少。
- 静中滋味:在宁静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 因探易象:通过研究《周易》的卦象。
- 自喜吟高:自我欣赏诗歌的高妙之处。
- 桑露乍寒:桑叶刚露出水面时的凉爽感觉。
- 草烟才暖:草开始冒出新芽时感到的温暖。
- 樊川物景:指樊川地区的自然景色,如终南山、华山等地。
- 终南翠:终南山的翠绿景色。
- 遂性:顺应自己的本性。
- 空思:空泛地思考,这里指对杜牧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所创作的一首五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诗歌艺术的领悟,从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首联“寂寂闲居客至稀,静中滋味意何归。”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客人们来访很少,使得诗人能够更加专注于内心的修养。这里的“静中滋味”指的是在寂静中寻找生活的趣味和感悟。
颔联“因探易象知深旨,自喜吟高得化机。”表达了诗人通过研究《周易》中的卦象来领悟其深层含义,并因此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产生了自信和骄傲。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自信和才华。
颈联“桑露乍寒蚕欲老,草烟才暖蝶交飞。”则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桑叶上挂着露珠,预示着蚕即将老去;草木开始抽出新芽,蝴蝶开始飞舞。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变化的感慨和欣赏。
尾联“樊川物景终南翠,遂性空思杜紫微。”则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一种体现。樊川地区的美丽景色和终南山的翠绿,都让诗人感到满足和平静。而他对杜牧的怀念之情,更是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领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