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诗句释义】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译文】
近派遣司宾的小吏时常给我送来书信,同时还有十篇诗作。
我自惭不如《阳春》这样的好作品,谁能知道我是何许人?
登上高高的山峰,傍晚时分,遥望着远方的风景,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夜晚来临的时候,又有了吟诵诗歌的心情,风吹动着荷叶上的露珠,月光洒满了池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
首句“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诗人派遣司宾的小吏定时给诗人送信,同时寄来了十篇诗作。这里的“司宾”和“小吏”都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诗人通过派遣这些小吏给诗人送信,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诗人觉得自己写的诗不如阳春的曲子好,又担心别人会知道自己是何许人。这里诗人用“阳春”比喻自己的诗作,表示自己虽然写得很好,但不敢自夸。而“徼求”则是表示不敢奢望别人的赏识和赞誉。
第三句“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诗人登上高处远望,看到远处层层叠嶂的美丽景色,不禁想起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思念之情更加强烈。这里的“叠嶂”形容山峰重叠,美丽壮观;“昭停”则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地点;“别后”表示两人已经分别很久。
第四句“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诗人晚上仍然有吟诵诗歌的兴趣,风吹动着荷叶上的露珠,月光洒满了池塘。这里的“微吟兴”是指诗人夜里仍有吟诵诗歌的兴趣;“风动新荷月满池”则形容夜晚的美景,风轻轻吹过,荷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月光洒满了整个池塘。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诗中的景色描写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