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百行本,至性由天资。
曾参善事母,母氏贤且慈。
馨膳以馈进,承意唯欢怡。
高堂既自乐,纤室闲鸣机。
飞语忽来告,明识潜深思。
盖念事吾孝,安得杀人为。
亟闻宁不信,投杼遂生疑。
用知君臣际,反以交朋推。
道德难结固,恩情有合离。
毁誉苟不入,谗间无以施。
景慕魏文侯,满箧留谤词。
乐羊在山中,委遇终不衰。
【注释】
- 孝为百行本:孝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
- 天资由性:天生的禀赋。
- 曾参善事母: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以孝顺著称,事母十分恭敬。
- 馨膳以馈进:馨,指香。进,献上食物或礼品。
- 高堂:古代称父母的堂屋,这里指母亲。
- 纤室:小妾所居之室。
- 飞语:流言飞语,即谣言。
- 明识:明智的人。
- 反以交朋推:反而用交好朋友来互相推诿。
- 毁誉:诋毁和赞美。
- 景慕魏文侯:仰慕战国时期魏国君主魏文侯。
- 乐羊在山中:乐羊,字开期,春秋时代晋国大夫,因守边有功被封于阳地。
- 委遇终不衰:委遇,任用,重用;衰,衰落。
【译文】
孝顺是各种道德行为的基础,天生的禀赋决定了人的本性。
曾参侍奉他的母亲非常恭顺,母亲既贤惠又慈爱。
母亲经常用美食供养我,她的心思总是令我欢欣愉快。
家中的高堂自是其乐融融,而妾室却常常空自叹息。
忽传来一些流言蜚语,让我不禁陷入深思。
想到这些,我更加思念我的孝心,怎能忍心杀人呢?
不久我就听说有人不信我的话,这使我怀疑起来。
由此我知道了君臣关系,反用交朋之道来相互推诿。
道德难以牢固地确立,恩情也有离合之分。
即使有毁谤也不入耳,谗言也就无从施展了。
我向往像魏文侯那样光明正大,满箱留有诽谤词句。
乐羊在山中,但委遇始终没有衰落。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孝子面对谗言的困惑和无奈。诗的前四句说孝是各种道德行为的基础,天生的禀赋决定了人的本性。接着写到曾参如何侍奉他的母亲,母亲对他怎样疼爱、关怀,以及他如何孝敬母亲。然后写母亲为他准备美味佳肴,使他心情舒畅。最后写到他在家中受到尊重,而他的小妾却常常空自叹息。突然听到一些流言蜚语,使他陷入深思。想到这些,他更加思念他的孝心,怎能忍心杀人呢?不久他就听说有人不信他的话,使他怀疑起来。由此他知道了君臣的关系,反用交朋之道来相互推诿。最后写到即使有毁谤也不入耳,谗言也就无从施展了。最后两句写这位孝子向往像魏文侯那样光明正大,满箱留有诽谤词句。乐羊在山中,但委遇始终没有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