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泻白浪,到海一万里。
榆关风土恶,夜来霜入水。
河源冻彻底,冰面平如砥。
边将好邀功,夜率鏖兵起。
马度疾于风,车驰不濡轨。
尽破匈奴营,别筑汉家垒。
扩土过阴山,穷荒为北鄙。
天威震朔漠,戎心畏廉李。
所以龙马驹,长贡明天子。
边夫苟非才,怨亦从兹始。
塞下曲
黄河泻白浪,到海一万里。
榆关风土恶,夜来霜入水。
河源冻彻底,冰面平如砥。
边将好邀功,夜率鏖兵起。
马度疾于风,车驰不濡轨。
尽破匈奴营,别筑汉家垒。
扩土过阴山,穷荒为北鄙。
天威震朔漠,戎心畏廉李。
所以龙马驹,长贡明天子。
边夫苟非才,怨亦从兹始。
【注释】:
塞下曲: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多写边戍生活及征人思乡之情。
塞:边境上。
黄:黄色,指黄河。
泻:倾泻。
白浪:指波涛滚滚的黄河水。
万:极言其多。
榆关:古关名。在今河北山海关附近。
风土:地理、气候条件。
夜来:夜里。
霜入水:霜冻。
河源:黄河发源地。
冻彻底:结冰结实。
砥:磨刀石,比喻平硬的地方。
边将:驻守边疆的将领。
邀功:求取战功。
夜率:夜晚率领。
鏖兵:激战。
马度:骑马奔驰。
疾:快;急。
车驰:驾车奔驰。
濡:湿。
烽燧、亭障:烽火与瞭望哨所,是边防报警设备和军事设施。
阴山: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朔漠:北方沙漠地区。
戎: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廉李:汉代名将李广的字。
龙马驹:喻指英勇善战的将军或良马。
长贡:长期进贡。
故里:家乡。
苟:如果。
非才:不是才能。
赏析
此诗以五言八句为主,每四句一韵,押平声“寒”韵,读来音调浏亮,铿锵有力,有如大江东去,气势雄壮。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边陲之苦寒荒凉,后半部分则歌颂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表现了边民们对朝廷的忠心耿耿。诗人通过描绘塞外艰苦的环境,展示了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他们为国家献身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