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簪莫用玉,玉脆长忧折。
连环须以金,金坚永无缺。
陈馀尚倜傥,张耳重交结。
事势俄参商,干戈自屠灭。
意断如玦离,情忘若弦绝。
始志何绸缪,终雠何勇决。
我愿然诺心,不得轻相悦。

诗句释义

  1. 为簪莫用玉,玉脆长忧折: 这是在告诫不要选用脆弱的玉作为发簪,因为玉虽然美丽但易碎,容易损坏。
  2. 连环须以金,金坚永无缺: 这里强调了使用金属(金)作成的饰品更为坚固耐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损坏。
  3. 陈馀尚倜傥,张耳重交结: 陈馀和张耳两位人物被提及,他们的豪爽和重情意深交的形象。
  4. 事势俄参商,干戈自屠灭: 暗示世事多变,如同参星与商星的位置移动,战争和争斗往往导致自我毁灭。
  5. 意断如玦离,情忘若弦绝: 比喻心意断绝就像玉佩的断裂一样,情感消失如同琴弦断开一般。
  6. 始志何绸缪,终雠何勇决: 开始时充满期待和谨慎(绸缪),最终却变成了激烈的仇恨和决断。
  7. 我愿然诺心,不得轻相悦: 我内心真诚地许下诺言,但我不能轻易地被取悦或欺骗。

译文

玉质的簪子虽美,但却易于折断。
金属制成的物品更加坚固,永远不会有缺口。
陈馀和张耳都是豪爽之人,他们的关系深厚。
世事变化无常,就如同参商二星的位置变动。
战争和争斗往往导致自我消亡。
感情一旦断绝,就像玉佩的断裂一样;情感一旦消散,就仿佛琴弦被切断一般。
当初满怀期待和谨慎,到最后却可能变成剧烈的冲突和怨恨。
我的心中真诚许下承诺,但我决不会轻易被取悦或欺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友谊、爱情以及政治关系中的诚信问题。诗中通过“玉”、“金”的对比,强调了物质的脆弱与物质的坚韧之间的巨大反差,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同时,通过描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对真挚友情和深厚关系的珍视。此外,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提醒人们警惕表面的友好背后可能隐藏的背叛和欺骗。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