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堰下泊行舟,初落帆樯暮雨收。
寒水漾烟轻似縠,微云笼月澹如秋。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
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
茱萸堰下泊行舟,初落帆樯暮雨收。
注释:在茱萸堰边停下船来停泊,最初是傍晚时分,随着帆和船桅的落下,雨也停了。
赏析:诗一开始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黄昏江景图,诗人在茱萸堰下停船,开始欣赏着落日余晖下的江面景色。”初落帆樯暮雨收”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雨渐渐停了的景象。”茱萸堰”是这首诗的题目,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赋诗一首而得名。
寒水漾烟轻似縠,微云笼月澹如秋。
注释:冷冽的水面上飘起薄雾,好像水波纹轻轻起伏,像縠一样;淡淡的云影笼罩着月亮,好像秋天一样。
赏析:第二联写江面之景,诗人用”漾烟”、”笼月”等词形象地表现江水的流动和月光的皎洁。”寒水漾烟轻似縠”描绘江水之静,而”微云笼月澹如秋”则描绘了夜晚的江景之美。”寒水漾烟”与”微云笼月”都是形容江水与月光相互交织的画面,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感觉。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
注释:因为怀念故土而去,所以登高远望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之情;对于国家的盛事,我也只能空怀思念之心,无法参与其中。
赏析:第三联诗人借登高远望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登封自惜天涯去”中的”登封”是指山名,诗人登上此山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感慨。”盛事空思国史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无法参与其中感到遗憾之情。
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
注释:直到天亮都未能入睡,一直听着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
赏析:最后一句描写了诗人彻夜未眠的情景。”达曙不眠”中的”达曙”指天亮,诗人整夜都在听着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寺钟遥听在西楼”中的”西楼”是古时候人们常设于高处的建筑物,这里指的是诗人所住的西楼。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彻夜未眠,一直在听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寺庙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