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杨花扑马飞,联镳来款白云扉。
湖边钟磬含清籁,树杪楼台霭翠微。
野景留人狂欲住,春光啼鸟劝思归。
萋萋芳草重回首,十里松门照落晖。

【注释】

三月:农历三月,春天。

杨花:柳絮。

联镳:并驾。

白云扉:指寺庙的山门。

清籁:指钟磬的声音。

树杪(miǎo):树枝的顶端。

翠微:青翠的山色。

野景:自然景色。

萋萋(qīqī):草木茂盛的样子。

重:又。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天竺寺的诗,是作者在春日游览天竺时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用一“野景”二字过渡,使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三月杨花扑马飞”,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诗人和友人骑马出游,只见路上飞舞着纷纷扬扬的杨花。“联镳来款白云扉”,二人结伴而行,来到天竺山的山门前。“款”,即叩击,表示敬意。“白云扉”,指寺院的山门。“款白云扉”,就是叩响山门,进入寺院。这两句是第一层,写游兴之盛,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三、四两句,写游天竺寺所见所闻。“湖边钟磬含清籁”,“湖边”,即天竺寺周围的湖光水色。“钟磬”,佛寺中用来报时、打禅、召集僧众、普度众生的打击乐器。“清籁”,即悠扬的乐声。“含”,含有、蕴藏之意。这两句是第二层,写游山所见。“楼台树杪霭翠微”,“树杪”,指高树之顶。“霭”,即云气、烟云,这里指树木的枝叶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绿影。“楼台”,指寺庙建筑。“霭翠微”,指楼台之上被云雾环绕着。这两句是第三层,写游山所闻所见。“野景留人狂欲住,春光啼鸟劝思归”,野趣使人留恋不已,但春天将尽,鸟儿催人归家,诗人内心不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狂欲住”,指留恋不舍。“啼鸟劝思归”,是说鸣鸟在春暮时分叫唤,劝人们回家,不要在此久留。

最后两句,写游天竺寺的感受。“萋萋芳草重回首,十里松门照落晖”。萋萋,茂密貌。这两句是第四层,写游山所感。“萋萋芳草”是诗人对天竺一带春色的回忆。他想起自己在这里流连忘返,不觉回头望去,芳草依然,而夕阳西下,天色渐晚。“十里松门”,指通往天竺寺的小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松柏。“照落晖”,指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松柏。这两句是第五层,写游山所感。“重”,再次;“回首”,指回望;“十里松门”,是说夕阳下的小路两旁,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柏;“落晖”,指夕阳的余辉。这两句是第六层,写游山所感。“十里松门”,暗寓人生道路之长,也暗示诗人仕途坎坷、前途渺茫。

这首诗描写了游天竺寺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官场生活的无奈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