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鬓上粉,聚成一撮精神。
宣和宫样太清真。
韶风摇斗帐,芳露湿纶巾。
消得流莺花底滑,一声惊起梁尘。
扶将芍药牡丹春。
光浮金盏面,香到玉池津。
【注释】
1.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
2.鬓上粉:指女子的脂粉。
3.宣和宫样:指宋朝徽宗宣和年间宫中所用的妆束,即金碧辉煌,华美无比。
4.太清真:指高洁清纯,不沾俗气。
5.韶风:美好的春风吹拂。
6.斗帐:指绣有斗形图案的大帐幕。
7.芳露湿纶巾:指微露的雨珠滴在纱巾上。
8.流莺:飞燕,这里比喻春天。
9.梁尘:指被惊醒后飞起的柳絮。
10.芍药、牡丹:皆为名贵花种,此处代指女子。
11.光浮金盏面:金盏表面映出的阳光如水般明亮。
12.香到玉池津:指花木芬芳,飘散到水中。
【赏析】
这首《临江仙》是一首咏物词,描写的是春天中一位佳人的容貌。
上片写她的美丽。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写她的容颜美丽动人。“万紫千红”四句用典。“鬓上粉”,借指女子的脂粉;“聚成一撮精神”,指女子的容颜。“宣和宫样”四句用典,写女子的打扮华丽而高贵。“太清真”是高洁清纯的意思,指女子的人品高尚。“韶风摇斗帐”,指春风吹拂,使绣有斗形图案的大帐幕都微微晃动。“芳露湿纶巾”,指雨水打湿了女子的面纱。这些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美丽。
下片主要写女子的动作和神情。“消得流莺花底滑”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女子轻盈地走在花丛中,如同流莺在花底滑行。“一声惊起梁尘”一句,写女子走路发出的声音惊动了树上的小鸟,使得它们从梁上惊飞起来。这两句都是对女子行走时的情景进行动态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美丽动听。最后两句,写她与花木融为一体,仿佛花木也为她而生。“扶将”、“芍药”、“牡丹”三句,写女子像扶桑一样扶住花朵,把花儿当作自己的同伴,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光浮金盏面,香到玉池津”两句,进一步写女子的美貌和香气。“光浮金盏”,指女子的面容明亮如金;“香到玉池”,指女子的香气浓郁如玉。这两句是对女子美貌和香气的进一步渲染,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