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约双琼品凤箫。
玉台光映玉娇娆。
银花烛冷飞罗暗,宝悄香融曲篆销。
帘影乱,漏声迢。
佩云清入楚天遥。
题红未托相思约,明月空归第五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技巧,并据此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点出诗句中的意象,并结合意象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曾约双琼品凤箫”,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与心爱女子曾经一起吹箫的欢乐情景。双琼:即双玉,指美人或美女;品:品味;凤箫,古代一种乐器。
“玉台光映玉娇娆”,这两句描写了主人公与心爱女子相依为命的温馨景象。玉台:美人的居处;光:明亮;映:反射;娇娆:美好的样子。
第三句写烛火的冷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第四句写曲调的消失,表明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帘影乱,漏声迢”,这两句通过帘影和漏声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帘影:窗帘的影子;迢:远。
“佩云清入楚天遥”,这两句通过佩玉和楚天的描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佩云:玉佩;楚天:楚地的天空,借代远在天边的爱人。
“题红未托相思约,明月空归第五桥”,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主人公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题红:即题红叶;第五桥:即《西洲曲》中所说的“忆梅下西洲”的地点。
【答案】
【译文】
曾经约好双双赏月听歌吹箫,
你的美丽像玉台上的月亮一样皎洁可爱。
蜡烛燃烧后室内变得暗淡而幽静,
曲终人散只有香炉里余烬仍在冒着炊烟。
窗外的帘幕随风飘荡着,夜已深沉,
漏声敲到更深夜半,我独守空房。
你的玉佩在月光下闪烁着清凉的影子,
我独自徘徊在楚地上空思念远方的亲人。
题着的红花没有寄托相思之情,
只能看到那一轮明亮的月亮从远方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