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悽其厚地阴,千秋宰木是衣襟。
君看江头寒食日,谁不邙山路上心。
勿剪世无嘉树传,相寻事有后来吟。
相堂翁仲曾传语,所谓天光要下临。
诗解析
第一句:书彭秋卷末
注释: 彭秋指秋天,卷末通常指的是书籍的末尾部分。此处可能意味着诗人在秋季写下了诗句,并将其保存在书籍的末尾。
第二句:雨露悽其厚地阴,千秋宰木是衣襟
注释: 此句表达了对大地深沉的感慨。雨露滋润了土地,使之变得肥沃而湿润。同时,“宰木”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树木的名字,而“千秋”则暗示了这种植物或树木生长了很长时间,甚至达到了千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大地和生命深深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君看江头寒食日,谁不邙山路上心
注释: 此句描绘了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天)的景象,人们纷纷前往墓地扫墓祭祖。而“邙山”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陵寝所在地,位于洛阳市西郊。诗人通过对比江头与邙山,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荣辱等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思考。
第四句:勿剪世无嘉树传,相寻事有后来吟
注释: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世上没有值得歌颂的大树,因此不应该去剪断它们。同时,他也意识到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不会如人所愿,需要后人继续努力。
第五句:相堂翁仲曾传语,所谓天光要下临
注释: 此句中的“相堂翁仲”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或者地点,而“天光要下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他希望大自然的美景能够降临人间,为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死、荣辱等人生哲学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