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火前村近,秋砧静夜多。
山烟归宿鸟,水月动明波。
烛短催诗急,樽空奈客何。
抱愁眠不稳,林影半床过。

译文

月光照耀的夜晚,前村的渔火点点。秋夜的砧声在寂静中更显凄凉。山中的烟雾渐渐散去,归巢的鸟儿静静停歇。水面上泛起的波纹随着月亮而动。烛光微弱,催促诗人尽快挥毫;酒杯空着,无奈客人只能独酌。抱着愁绪难以入眠,林影映照在半床之上。

注释

  1. 月夜:夜晚,月光下的景色或情景。
  2. 渔火前村近:渔火指的是渔船上的灯火,前村指的是村庄的前面,所以“渔火前村近”可以理解为在夜晚的时候,可以看到远处村庄的灯火。
  3. 秋砧静夜多:砧是古代用来敲打衣物的工具,这里可能是指秋天晚上敲击来驱赶寒气的声音。”秋砧”指秋天夜晚敲打来驱赶寒冷的声音,”静夜多”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增加了对声音的印象。
  4. 山烟归宿鸟:这里的“山烟”可能是从山间升起的烟雾,“归宿鸟”则可能是指这些烟最终都落到了地上的鸟类身上,或者指烟雾随风飘散的景象。
  5. 水月动明波:水月指的是水中倒映的月亮,“动明波”则是形容波纹因月光的照射而显得更加明亮。
  6. 烛短催诗急:烛光短暂,使得诗人觉得时间紧迫,需要尽快写诗,这里的“催诗急”可以理解为诗人被时间的紧迫感所驱动,急于完成诗歌的创作。
  7. 樽空奈客何:樽指的是酒杯,”空”表示空荡荡的,”奈客何”则表达了诗人无法应对这种情况的无奈。
  8. 抱愁眠不稳:这里的“愁”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眠不稳”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忧虑和不安使得诗人无法安稳入睡。
  9. 林影半床:林影指的是树林的影子,”半床”则可能是指房间的一半面积或床上的一半空间,这里形容的是树林的影子投射在半张床上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的孤寂与忧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