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鸣秋,玉龙嘶月,天气正凉。
应梦熊时候,叶丹苔碧,栖鸾亭馆,橘绿橙黄。
人在兰台公子上,更身寄风流屈宋卿。
登赏处,记含情纾思,曾赋高唐。
春明旧家不远,算蝉嫣袭庆,都付仇香。
况鹍弦初续,和生角徵,鹗书频下,名厕循良。
但得西风吹峡水,尽倒卷波澜添寿觞。
功业事,有朱颜领略,未许称量。
《沁园春·金虎鸣秋》是南宋词人汪元量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流落燕京时所作,表达了他怀念故国、渴望恢复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译文:
金虎在秋天咆哮,玉龙在夜空中嘶吼,天气已经变凉了。
仿佛梦中见到熊罴,看到树叶如丹砂般翠绿,看到苔藓如碧玉般晶莹,看到鸾鸟栖息在亭馆上,看到橘子和橙子都变成了金黄色。
我就像兰台公子一样,更加寄情于风流的屈宋之才。
登上赏景的地方,记得含着情感纾解思绪,曾经赋过高唐赋。
春天明家的家不远,算得上蝉嫣袭庆,一切都付与仇香。
何况鹍弦初续,和生角徵,鹗书频下,名厕循良。
只要西风吹过峡水,就能把波澜倒卷,为长寿献上美酒。
功绩事业有朱颜领略,不能称量。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词。全篇以金、玉、兰、菊等物象来表现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金虎鸣秋,玉龙嘶月”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夜图景。金虎象征着威严和力量,玉龙则代表着尊贵和荣耀。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应梦熊时候,叶丹苔碧,栖鸾亭馆,橘绿橙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美好景色。熊罴象征着威武和强大,而叶子如丹砂般翠绿,苔藓如碧玉般晶莹,鸟儿栖息在亭馆上,果实成熟的颜色各异。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人在兰台公子上,更身寄风流屈宋卿”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自信和才华。兰台公子是指古代的文人墨客,屈宋卿则是屈原和宋玉的合称。这两句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能够像古人一样寄情于风雅之中,表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登赏处,记含情纾思,曾赋高唐”几句回忆了自己的过去。高唐是一个地名,也是楚辞中的一篇名篇。作者在这里回忆起自己曾在这个地方登高赏秋,也曾赋诗抒怀。这种怀旧之情既体现了对过去的留恋,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春明旧家不远,算蝉嫣袭庆,都付仇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春明是南宋时期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作者的家乡所在地。蝉嫣袭庆则形容家乡的繁荣昌盛,都付仇香则表示家乡的名声远播。这几句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最后两句“况鹍弦初续,和生角徵,鹗书频下,名厕循良”则是对前文的总结。鹍弦指的是琴弦,角徵则是古代音乐中的两种乐器。这里表示现在的音乐已经恢复了昔日的和谐与美好,而自己的才能也在不断地被认可和提拔。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它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坎坷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