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攽三事宴,史发两朝馀。
偶缀金闺彦,来紬石室书。
法良司马不,辞措子游欤。
盛事逢衰懒,重须读五车。
诗句解读:
- 礼攽三事宴,史发两朝馀。
- “礼攽”:意为开筵设席,庆祝或举行某种仪式。
- “三事”与“两朝”:可能指的是宴会的具体内容或时间长度。
- 注释: 描述了宴会的盛大和历史感,可能是对某次重要事件的庆祝。
- 偶缀金闺彦,来紬石室书。
- “金闺彦”:指宫廷中的才子,也常用于形容才华横溢的年轻学者。
- “石室书”:可能指的是古籍或珍贵图书。
- 注释: 表达了诗人邀请文人学士共襄盛举的愿望。
- 法良司马不,辞措子游欤。
- “法良司马”:可能指古代以法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官员。
- “子游”:指的是孔子的学生子游,常用来比喻有学问的人。
- 注释: 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以及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展示自己对治国理政的看法和才能。
- 盛事逢衰懒,重须读五车。
- “盛事逢衰懒”:意指在繁荣的时代遇到萧条的时刻,感到无奈或失望。
- “五车”:形容书籍极多,常用来比喻学识渊博。
- 注释: 表达了一种时代变迁下个人命运的感受,同时也强调了继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译文:
在礼官设置三件大事宴请群臣,史臣又从两朝的文献中提取精华之时。我偶然遇到了宫廷中的才子,一同翻阅珍贵的石室之书。法良司马虽已不在人世,但辞措子游尚可效仿其风采。在这繁花似锦的时刻,我却因衰老感到力不从心,必须继续读书如五车般繁多,以丰富自己的学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诗人邀请宫廷中的才子参与宴会,并共同阅读珍贵的石室之书,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文化传统的维护。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困难时依然坚持学习的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