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味难求和,龙髯忽许攀。
应随先帝仗,已立太师班。
人散沙堤悄,恩收客馆闲。
风神岩兢秀,千古画图间。

这首诗是王岐公为他的同僚、朋友、门生张说所写的挽词。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解释:

第1句:鼎味难求和,龙髯忽许攀。

  • 鼎味:比喻高尚的品德或美好的事物。在古代中国,帝王的德行被视为“鼎味”,即高贵而难以企及的品质。
  • 难求和:形容这些高尚品质难以获得或实现。
  • 龙髯:指的是皇帝的胡须,龙象征着尊贵和力量。
  • 忽许攀:表示突然之间允许攀登或者接触这样的品质。

第2句:应随先帝仗,已立太师班。

  • 先帝:指唐高宗李治,这是作者对张说的一种尊称,表示张说曾跟随高宗征战,有功绩。
  • :古代军队中指挥作战的棍棒,这里比喻权力和地位。
  • 太师:古代官名,位极人臣,掌管国家大政,这里指张说的地位已经很高。
  • 通过这些词汇表达了张说曾经受到先帝的信任和重用,现在又达到了极高的政治地位。

第3句:人散沙堤悄,恩收客馆闲。

  • 人散:意味着朝廷中的官员们纷纷离去,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
  • 沙堤:指皇家园林内的一段沙质小道,常用于散步消食。
  • 恩收客馆:暗示张说在朝中的影响力减弱,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追捧。
  • :在这里可能也有贬义色彩,表示张说的声望和权力有所下降。

第4句:风神岩兢秀,千古画图间。

  • 风神: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这里指张说的气质依然出众。
  • 岩兢秀:形容岩石上的花纹清晰美丽,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精细和美好。
  • 千古画图间:意指在无数的历史画作和文学作品中,张说的形象都显得格外突出和珍贵。
  • 这句话总结了张说不仅生前受人尊敬,而且即使在身后,他的形象和影响也如画卷一样流传于世。

赏析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张说一生的辉煌与晚年的落寞。通过对“鼎味难求和”到“风神岩兢秀”的描写,展现了张说从权臣到隐退的复杂心路历程。同时,通过“千古画图间”这一意象,传递出张说虽已逝去但影响深远的感慨。整首诗既有对张说的缅怀,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