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
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闲。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
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

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

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诗词解析:

这首诗的标题为“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作者是黄裳,字勉仲,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词人。诗中通过描绘哲宗皇帝的形象和他去世时的盛况,表达了对这位帝王的敬仰和对其逝去的哀伤。

  1. 首句解读:“何事骑龙不可攀,衣冠空自在人寰。”
  • 何事骑龙不可攀:这里使用了神话中的龙的形象,比喻哲宗皇帝虽已驾崩,但其影响依然深远,无法被超越。
  • 衣冠空自在人寰:指哲宗皇帝虽已去世,但生前的风采和影响仍然留在世间。
  1. 次句解读:“诏遗夷夏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閒。”
  • 诏遗夷夏秋容动:指皇帝的诏书传达到了各个民族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 言付公卿玉几閒:将治国的重任交付给了公卿大臣,显示了皇权的转移和国家治理的新气象。
  1. 第三句解读:“能使抱弓号百姓,岂劳求药问三山。”
  • 抱弓号百姓:指皇帝去世后,民众仍能安心生活,没有出现动荡不安的情况。
  • 求药问三山:可能是指民间对皇帝的怀念之情并未消退,仍旧有人寻求药物以纪念或祈祷。
  1. 第四句解读:“元符事业谁相似,两汉须看凤露间。”
  • 元符事业谁相似:这里的“元符”可能是指哲宗皇帝在位时期所推行的政策或措施。
  • 两汉须看凤露间:暗示在两汉时期也有类似的杰出人物存在,需要后人去发现和学习。
  1. 结尾赏析
  • 此诗通过对哲宗皇帝的赞美及对其离世的哀悼,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典故,如“骑龙”、“衣冠空自在”等,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美感。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对一位伟大皇帝的深切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