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遥人入翠微乡,跨壑凌云古道场。
慧日体中谁独见,水光终不外山光。
【注释】
渐:渐渐。
净慈寺:位于杭州灵隐山的著名古刹。
翠微乡:山中的幽雅之处。
跨壑(hè):越过山沟。
慧日体中谁独见:慧日,佛名,即日光。指佛法。
水光终不外山光:水光是指寺庙前池塘的水光,山光是山的倒影。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游净慈寺所见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崇敬之情。
第一句“渐遥人入翠微乡”,描述的是诗人在逐渐远离喧嚣的尘世,步入了宁静祥和的山间小路。这里的“翠微乡”指的是山林之中,一片清新宜人的景色。
第二句“跨壑凌云古道场”,描绘的是诗人在跨越山谷的过程中,看到的宏伟壮丽的景象。这里的“跨壑”指的是跨越山沟,“凌云”则是形容山势高耸入云,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第三句“慧日体中谁独见”,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慧日”指的是佛陀的智慧之光,“体中”则是指内心之中。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四句“水光终不外山光”,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这里的“水光”指的是山前池塘的水光,“山光”则是山的倒影。诗人认为,虽然水光和山光都是美丽的景色,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质,水光更多地体现了湖泊的宁静与美丽,而山光则更多地展现了山峰的高耸与雄伟。
整首诗通过对游净慈寺所见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