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忘时便道空,不知空与色常同。
须知空色无分别,如此圆融始大通。

这首诗出自《遗教经》。这首诗是唐代僧人不空大师的一首偈语,其意译如下:

一念忘时便道空,不知空与色常同。

须知空色无分别,如此圆融始大通。

诗句释义

  1. 一念忘时便道空: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专注于当下的那一刻,他可能会觉得一切都是空的。这里的“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想法或念头,“忘时”则是指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空”则是佛教中的“空性”,即一切事物都没有实质性的存在。
  2. 不知空与色常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往往认为虚无与实际存在的事物总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里的“空”和“色”分别是佛教中的概念,“空”指的是事物的空虚不实,“色”指的是事物的实际存在。
  3. 须知空色无分别: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虚无还是实际存在的事物,都是没有差别的。这里的关键词“分别”表示区分,“无分别”则表示没有差别。
  4. 如此圆融始大通: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当我们能够理解到虚无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并无差异,才能达到圆满的境界,实现真正的通达。这里的“圆融”表示完整、和谐,“大通”则表示广泛、通达。
    译文
    当你一念之间忘记了时间,你可能会认为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你知道吗?实际上,空与色是常在一起的。你必须知道,无论空还是色,都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当你理解到这种无差别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圆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禅宗公案,表达了禅宗对于空性和实际存在的看法。禅宗强调,一切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而我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忽视了这种联系。这首诗鼓励我们深入思考,超越表面的二元对立,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