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
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
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
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
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
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
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
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
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
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
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
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
【注释】
卜居潮山 卜居:占卜居住;潮山:指浙江绍兴的兰亭。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
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卜居并非偶然,供我吟咏是多么快乐啊!隐居此地已经很满足了,能和谁一起共处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兰亭的诗。诗人在兰亭的卜居,是因对当地山水的喜爱,又与友人王羲之的雅聚有关。诗中描绘了兰亭一带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兰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点明卜居的原因,即因喜爱山水而卜居。第二联“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是说期待有出世的智者来共同卜居,并建起归隐之所—“还玄斋”。第三联“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是说登高眺望南方,感叹大自然的伟大,感叹造物主的高超智慧,根本不需要人工去修饰雕琢。第四联“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是写秋天景色。天目山脉的形势在落日时显得特别壮观,天空像屏障般开阔。第五联“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写吴越边境的景色。第六句“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是写水景。第七联“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是写江中的岛屿,它们的形状好像龙和虎在相互揖让、嬉戏。第八联“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写的是海门的景色。第九联“生平乐山水,邂逅奚所猜?”诗人说平生最喜爱山水,现在有机会来到这里,真是令人欣喜。第十联“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是写山林秋景。第十一联“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是写得到一块奇石的喜悦之情,以及坐在青钱苔上休息的情景。第十二联“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赞美的是这里的泉水,认为它甘美可口,就像美酒一样令人陶醉。第十三联“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是说这里人少,环境宁静,所以道教在这里聚集。第十四联“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是说听我说吧,不要因为我年迈而推辞了。第十五联“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利用每天的时间,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第十六联“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是说既然有长生之道,就应当领悟到如何养生和培养人才的道理。第十七联“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是说一定要让这个地方的美景远扬,使其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第十八联“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是说兰花覆盖着青青小径,木本花卉夹杂着茶花。第十九联“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是说清理河道、建造桥梁,将碑材移到这里来作为基石。第二十一联“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是说有一座美丽的飞桥跨越溪流之上。第二十三联“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虽然认为夕阳很好,但是看到月亮还是让人感到留恋不已。第二十四联“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是说卜居并非偶然的事情,供吟咏是非常愉快的事。第二十五联“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是说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隐居生活很满足,但不知道还有谁能一起来和我一起隐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