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果安在,无流亦无止。
有流落色界,无流在空体。
用向体中存,见否瞪而视。
空色两相忘,有无还自尔。
月明孕澄寂,山寒卧清泚。
一叶天际来,歌声耸吾耳。

不流轩

大道果安在,无流亦无止。

有流落色界,无流在空体。

用向体中存,见否瞪而视。

空色两相忘,有无还自尔。

月明孕澄寂,山寒卧清泚。

一叶天际来,歌声耸吾耳。

【注释】

  1. 不流轩:指道家所说的“不流”之境。
  2. “大道”三句:意谓大道是存在的,它不是在运动中消失,也没有固定的止息之处。
  3. “有流”两句:指有流的(指有形质)存在,也有流的(指无形质)存在。但它们都不是道的本体。
  4. “用向”两句:意为用这种境界来观照,便不能看到它的本来面目;如果瞪大眼睛来看,也只会看到一片虚无而已。
  5. “空色两相忘”五句:意谓只有当把空与色都忘掉,才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6. “月明”两句:意谓月光明亮地照耀着大地,山间积雪清冷而洁白。
  7. “一叶”两句:意谓从天上飘下一片落叶,飘荡到我的耳边。
    【赏析】
    《不流轩》是一组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物寄寓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此诗以“不流轩”为题,旨在表明其对宇宙万物运动变化、永恒不变的理解。
    首四句总写大道的存在和特点:大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运动之中,但又始终没有停止的地方。这是对“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弼《老子注》)的阐释。“不流”就是“无往而不至”,“无不停留”,是无所不在而又无所停留,既无始又无终的状态。这是道的特性,也是道的本质。
    诗人从不同方面具体阐述了大道的运动特点。“有流落色界,无流在空体。”这两句是说,既有物质的流落,又有精神的流荡。“有流落色界”,指的是物质世界的不断更迭、流转、变化、生灭;“无流在空体”,指的是精神世界的精神性、自由性和永恒性。
    诗人进一步指出大道存在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在物质世界中,“用向体中存”,“见否瞪而视”。在精神世界中,则达到了超越的境界:“空色两相忘,有无还自尔。”这就是说,在物质世界中,虽然可以看到有形的物体,但是这些有形物体已经脱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成为了空幻的东西;而在精神世界中,则可以忘却一切有形的东西,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来表现自己的心境。“月明孕澄寂,山寒卧清泚。”明月高悬,大地沐浴在一片澄静之中;白雪覆盖的山峰,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清秀、洁净。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一叶天际来,歌声耸吾耳。”最后一句,诗人通过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联想到自己的心情和处境,感到十分孤独和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