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之水山幽幽,本来似鉴无庸流。
到此令人肝胆醒,涤除万累开襟灵。
一源莫误登临目,纷纷世上红尘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 注释:
- 濯缨之水山幽幽:濯缨,意为洗去衣带的水。山幽,指山水景色幽静深远。这里指的是水流清澈,环境宁静。
- 本来似鉴无庸流:鉴,镜子。这句表达了自然之美原本就如明镜般清澈,无需人为污染。
- 到此令人肝胆醒:肝胆,人的内脏,常用以比喻人的精神或志向。这里指的是看到这样的美景后,人的心境变得清明,精神振奋。
- 涤除万累开襟灵:涤除,去除。万累,各种烦恼和负担。这里指的是清除心灵的烦恼,让心灵感到轻松自在。
- 一源莫误登临目:一源,指一处水源。登临,登高而观。这里提醒不要因为一时的美景而迷失方向,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 纷纷世上红尘足:红尘,尘世,指世俗之事。这里的“红尘足”意味着世间繁华喧嚣,让人眼花缭乱。
译文:
清澈的水流在青山之间悠然流淌,自然之美本就如此清晰明亮,无需人为污染。来到此处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忘却一切烦恼。不要因一时的美景而迷失方向,看清事物的真相。世间繁华喧嚣,让人眼花缭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悟相结合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的哲理也让人深思,告诉我们要有辨别是非的智慧,不被表象迷惑。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