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开象郡,兹事已千年。
台古埋秋草,城荒起暮烟。
江天云漠漠,石岭月娟娟。
万里惭漂泊,因风怀昔贤。
过象州
秦皇开像郡,兹事已千年。
台古埋秋草,城荒起暮烟。
江天云漠漠,石岭月娟娟。
万里惭漂泊,因风怀昔贤。
注释:象郡:指古代的桂林郡,位于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秦皇开象郡:传说秦始皇曾派遣使者到桂林郡,并在那里设置了象郡。兹事:这桩事情。千年:一千年。台古:台即象郡的城墙遗址,古指象郡城的残迹。秋草:秋天的草,这里指象郡城的废墟。城荒:城破,指象郡城已经废弃。起:升起。暮烟:傍晚的烟雾,这里指的是象郡城废弃后的景象。江天:指江河和天空。云漠漠:云层浓密的样子。石岭:山岩峻峭如壁的山岭。娟娟:明亮的样子。万里:指遥远的道路或空间距离。惭愧:惭愧自己没有才能,不能像过去的贤人那样建功立业,感到羞愧。因风:乘着风。怀昔贤:怀念过去的贤人,即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流放,最后在沅湘一带投汨罗江而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途经广西桂林地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贤人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桂林象郡遗迹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台古”、“城荒”、“江天”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美而苍凉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同时,诗人通过对“万里”、“惭漂泊”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他对自己无法像过去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遗憾之情,也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