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
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
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次韵陈钧甫郊行

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

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

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

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

【注释】:

  1. 次韵:即和诗,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应别人的诗而作的诗;
  2. 陈钧甫:人名,生平事迹不详;
  3. 郊行:郊外游赏之行为;
  4. 黄尘:黄色的灰尘,这里指尘土,形容尘土漫天蔽日;
  5. 素意:素色的意思,指白色的意思;
  6. 高山唐业崇:高山象征着唐代的功绩高远;
  7. 流水晋时清:流水比喻为晋朝时期的政治清明;
  8. 拾薪归底用:拾柴回来烧火做饭;
  9. 石鼎待弥明:石鼎指陶瓷制成的炊器,等待它再次被使用。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外出郊游归来,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易逝的七绝。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淡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
    一、二句“黄尘败素意,出门惬郊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尘土飞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出门郊游时的愉悦心情。这里的“黄尘”是指漫天的尘土,而“素意”则是指白色的天空。诗人通过这样的画面,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因为在他的眼中,世界已经变得如此肮脏和混乱。
    三、四句“野鞠含冷焰,岩松起寒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的“野鞠”指的是荒野中的野草,而“冷焰”则是指燃烧的火焰。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因为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环境中,他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微不足道。
    五、六句“高山唐业崇,流水晋时清”:这两句诗分别赞美了唐朝和晋朝的功绩和清流。这里的“高山唐业崇”指的是唐朝的繁荣昌盛,而“流水晋时清”则是指晋朝的清流廉洁。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暗含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拾薪归底用,石鼎待弥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重视和对家庭温暖的眷恋。这里的“拾薪”指的是捡拾柴火,而“石鼎”则是指在家做饭用的炉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家人的关爱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因为他无法摆脱这种生活的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