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天孙巧一机,银河练就雪争辉。
长风吹下三千尺,只恐麻姑合得衣。
注释:据说仙女织女巧手能织出一条天桥,银河的水练在空中飞舞。长风吹下三千尺的云梯时,我害怕麻姑要穿上它去乘仙了。
赏析:此诗以“飞练”为题,借写天河上的云桥,抒发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前两句写云桥的来历和美丽,后两句写云桥之高,用麻姑来比拟云桥,表达自己对仙境的渴望。全诗句句写景,却句句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之情。
见说天孙巧一机,银河练就雪争辉。
长风吹下三千尺,只恐麻姑合得衣。
注释:据说仙女织女巧手能织出一条天桥,银河的水练在空中飞舞。长风吹下三千尺的云梯时,我害怕麻姑要穿上它去乘仙了。
赏析:此诗以“飞练”为题,借写天河上的云桥,抒发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前两句写云桥的来历和美丽,后两句写云桥之高,用麻姑来比拟云桥,表达自己对仙境的渴望。全诗句句写景,却句句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之情。
摘自《全唐诗》卷五百六十四 译文: 游方壶 摘胜寻幽需携壶,人生偷取醉工夫。 楚天云净秋雨余,王孙招客追观娱。 昼寝忽来唤宰予,道有方壶宜同趋。 江神解事驱龙鱼,水波不兴清风徐。 柔橹咿哑人歌呼,美酒满载不待沽。 登亭欣与竹鹤徒,有径深稳醉何虞。 住处领略贪须臾,频频改席殊趑趄。 湘流渺渺含碧虚,孤烟落日不可模。 市尘彼岸自一区,嘉木奇石邻座隅。 亭下蒲帆逝不居,往往望此如仙都。 近对岳麓翠屏铺
【注释】: 博山:地名,在今江苏宜兴。唐宋时以烧炼丹药著称的道士多聚居于此。烟烬:即炉烟。三更:深夜。万籁:指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响。一庭:院子。拂拭:掸去灰尘。琴床:供弹拨乐器之用的小桌子,亦称琴桌。古调:古代乐曲。松梢:松树的梢头。鹤:仙鸟,也泛指高洁之士。洒然醒:形容醒来后神清气爽。 【赏析】: 此为一首咏物诗,写欧阳道士夜半焚香弹琴,松间鹤鸣,声闻于外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写道士夜深弹琴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千叶石榴 其一 丹房叠花炯双眸,焰焰烧空夜不收。 莫遣残英颠倒落,一枝开早见钗头。 诗句释义: 1. 丹房叠花炯双眸 - 此句描述石榴树的花朵繁多,如同繁星点点,仿佛是红色的宫殿,充满了光彩和神秘感。"丹房"指的是鲜艳的红色花瓣,而"叠花"则描绘了花朵的密集和丰富。"炯双眸"形容这些花朵明亮如眼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焰焰烧空夜不收 -
【注释】: 谁家巧妇(qīn jiā qiǎo fù)为花谋(móu),针线残零细意收。 不管生红难熨贴(yǐn tái sēng hóng nán yù tiē),从教百皱缀枝头(zòng jiāo bǎi cuò zhuì zhī tóu)。 【赏析】: “谁家巧妇为花谋”是说,是谁家的巧手妇女在为花儿谋划呢?这里的“巧妇”,指的就是绣娘们。她们用绣花的手法将花朵点缀得绚丽多彩
注释:我与你桑里相见,只隔一程路。我们之间从未有过亲密的交往,只是相互笑谈。 没想到我们在邂逅时,竟在一起谈论诗歌。秋天到了,潇湘地区雁声四起。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在偶然相聚时谈论诗艺的情景。开头两句写与友人相遇,并不相识,彼此间没有交往,只是偶尔相遇,相互笑谈几句,表现了相逢的不期然和偶然性。三、四句突然转折,写二人意外地在偶然相遇的地方谈论起诗来,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那知”一词
彤云冻合晚来风,百里溪山雪色同。 李棨那能说诗兴,嗣宗端复叹途穷。 注释与赏析: 1. 彤云冻合(形容天气寒冷如被冻住)-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天空中的彤云密布如同被冻住了一般。 2. 晚来风 - 表示时间接近傍晚。 3. 百里溪山(形容自然景色辽阔)- 描述远处的山脉和河流,绵延不绝。 4. 雪色同 - 说明整个地区的雪景颜色一致,洁白无瑕。 5. 李棨(唐代诗人)- 唐代著名诗人
注释:吟咏完你的诗作后,我们未能真正高兴起来,因为还有一盏青灯在话着岁寒。我也想分尝竹窗里的碧绿之味,但需要到春后才能享用春盘。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陈仲思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祝愿。首句“吟君诗罢不成欢”,意即读你诗作后,我们未能真正高兴起来,可能是因为有别的事情耽误了。这里的“不成欢”并非指不能快乐,而是说我们的心情被其他事情所占据,无法真正开心起来。 颔联“尚阻青灯话岁寒”
注释:我独自坐着长时间吟诵五十首诗歌,奇怪地几案上竟然发出亮光。我的文采如锦般灿烂,让吴娃感到羞愧,不敢再织机上工作了。 赏析:此诗写诗人夜坐长吟时,灯下几案生辉,映照自己胸中锦绣的诗稿,因而自感羞惭。诗人在《对床夜咏》一诗中曾说:“清风吹衣香满席,月华生晕光于几。”此诗所写,与此相似。然而“生辉”一词,则又使人想到李白的诗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其诗意与李白是相通的
诗中“观酒库落成”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新建成的观酒库的赞美之情。诗句“泥沙糟粕不堪传”,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酒比喻为有价值、有品味的东西,而将泥沙和糟粕比喻为无用之物,表达了诗人对品质高尚、有价值事物的珍视和推崇。 接下来是诗句的译文: 在泥沙和糟粕之中,真正的酒是无法被传递的。虽然只有几百船的酒,但已经足够让整个酒池充满香气。那些浪言风语的人说
注释: 善说相传唐世术,不言钱有晋人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钱道人说的是一种技艺,这种技艺在唐朝时已经流传开来。他并不认为钱有晋朝人的风范。 非钱可况言真寔,肯与寻常卖相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钱并不能代表真正的道理,他不愿意与那些普通的商人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钱道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钱道人技艺和人品的赞赏。首先,他赞美钱道人的技艺,认为这种技艺在唐朝时就已流传
【注释】 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滟滪堆,又名巫峡。在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下瞿塘峡口。 水合百源争一关,正须滟滪控奔湍:水流汇合于百条江河之源,都要经过瞿塘峡的关口;只有滟滪堆能控制汹涌的激流。 露机:指船行江中遇险时露出水面的桅杆。象马:指船行江中遇险时扬起的帆篷和飘扬的旗帜。浑闲事:全用不着担心了。 合作颓波砥柱看:与江中激流相抗衡,像屹立江中的砥柱一般。 【赏析】
《瀼西亭即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一、危亭曲槛俯溪流 - 诗句释义:在险峻的亭子上建有弯曲的栏杆,可以俯瞰到溪流。 - 关键词:危亭 - 高耸的亭子;曲槛 - 弯曲的栏杆;俯 - 看向;溪流 - 流水。 - 注释:“危”表示高耸,“亭”是一种建筑物,“曲槛”即弯曲的栏杆。“俯”意为面向或看向。 - 赏析:此句描绘了亭子的高度和结构特点
【注释】 宜春:即指宜春江,在今江西修水县。解缆:解开船只的缆绳准备启航。江迥:形容宜春江两岸山峦回环。晨光独早:早上的阳光照得格外早。放船东下:指乘船顺流而下。兴悠哉:心情舒畅愉悦。袅袅:柔美的样子。携将去:随风而去。细雨冥冥:蒙蒙细雨,看不见天色。看得来:可以看得见。 【赏析】 《宜春解缆》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宜春江景色图。首联写清晨江面之景;颔联写西风与细雨相伴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 “登普济寺慈氏阁”中“登”字,写出诗人登临楼顶所见之景——普济寺;“慈氏阁”是普济寺内最高的建筑,为佛教密宗的修行场所,故此处应为作者登上了普济寺的最高点。首句写登楼所见的景物,第二句写诗人登临楼顶所见之景,第三句写诗人登顶后的所感,第四句写诗人对佛界高远的认识。“柔远楼中俯市嚣,万家蚁聚汩尘劳。”诗人站在高处向下看
注释:江边寒风萧瑟,暮色朦胧,水波荡漾着明霞。雁阵在曲折的斜行中飞过沙滩。曾经在潇湘的船篷下见过它们,还怀疑今夜它们会栖息在芦苇中。 赏析:诗人笔下的平沙落雁,不仅写出了秋天江边的景象,也写出了雁群在秋日黄昏时飞行的情形。雁群在夕阳下飞翔,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动感。雁阵经过沙滩,留下了一串足迹,这似乎在暗示着雁群的迁徙。 这首诗以平沙落雁为题,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画面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绣屏上的花朵,一定是因为害羞才在晨曦中绽放,花枝环绕的地方,密布着缠绕的花瓣。 柳线和草针巧妙地藏在花朵里,不要把它当作普通的市井之物看待。 注释: - 定是司花:指的是绣屏上盛开的花。司花,掌管花卉之神。 - 怯晓寒:害羞地害怕寒冷。 - 花枝围处:指花朵环绕的地方。 - 密萦蟠:形容花朵围绕的样子。 - 草针柳线:指绣制花朵的工具,如草编的针和柳条等。 - 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