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致皇恩浃羽鳞,天涯地角尽如春。
当年款款曾忘死,今日区区肯患贫。
正以庭闱安梓里,谁知魂梦达枫宸。
海邦一见如畴昔,心膂相知亦宿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次韵清溪樊主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欲致皇恩浃羽鳞,天涯地角尽如春。
释义:我希望能传递皇恩给那些像鱼一样游向远方的人们,无论天涯海角,都能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注释:这里的“皇恩”指的是皇帝的恩泽、关怀。“浃羽鳞”形容恩泽广泛如同渗透到水中的鱼鳞一般。“天涯地角”表示无论多么遥远的地方。“尽如春”意味着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渴望,希望他的关怀能够惠及每一个角落的人,让整个天下都充满温暖。同时,诗人也通过“天涯地角尽如春”这一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当年款款曾忘死,今日区区肯患贫。
释义:当年我毫不犹豫地为国家付出生命,如今却只关心个人的生计,不再愿意为了贫困而牺牲。
注释:这里的“款款”是指毫不犹豫的样子。“忘死”表示不顾生死地为国家付出。“区区”是谦称自己的意思。“肯”表示愿意做某事的程度。“患贫”是指担心贫穷。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期为国家献身的决心,以及在太平盛世后对个人生活的重视。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展现了他一生的变迁。正以庭闱安梓里,谁知魂梦达枫宸。
释义:正当我致力于使家国和睦,谁知道我的魂魄已经飘向遥远的朝廷。
注释:这里的“庭闱”是指家庭或朝廷。“梓里”是指家乡或乡土。“安”是安定、平安的意思。“魂梦”是指梦境或思念。“枫宸”是指朝廷。
赏析: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深深眷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家国和睦,百姓安居乐业。而他个人的归宿,却是在遥远的朝廷之中,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海邦一见如畴昔,心膂相知亦宿因。
释义:即使在海外看到你就像过去一样亲切,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像长久以来的深厚缘分一样。
注释:这里的“海邦”是指海外之地。“一见如畴昔”表示再次见到你时感觉就像从前一样亲近。“心膂相知”是指彼此之间心灵相通、相互理解。“宿因”是指长久以来的友谊。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即便分隔两地,依然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熟悉感与今日的陌生感,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