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直惟知不愧天,飘零无复记流年。
学从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
乞食偶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
真人到了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

【注释】

梁有为秀才:指梁有为(1468-1527),字子羽,号白云居士,广东新会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有《白云集》行世。

邹鲁:即邹阳、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儒家“亚圣”。

颜原:颜回,孔子弟子之一,以德行著称。

持钵老:佛教僧人。

跨羊仙:传说中的仙人。

真人到了扶真道:指道士到神仙居住的地方。

手付瑶台刻玉篇:《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曾命萧何在长安东南上清宫旁建未央宫时,留下一块石头,让韩信在上面刻写《玉篇》。

【赏析】

《次韵广州梁有为秀才》:这首诗是作者在与梁有为的酬唱之作,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和对生活态度的坚持。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首句“孤直惟知不愧天”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坚守的信念,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像天地一样坦荡无愧。这种信念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也是对生活的一份期待。

第二句“飘零无复记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虽然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雨飘摇,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不为过去的失败而后悔,也不为未来的困难而畏惧。这是一种超越时间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学从邹鲁已如此,贫甚颜原亦浩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精神风貌。他曾经学习过邹鲁(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也曾经经历过贫穷的生活。然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保持着一种浩然之气,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第四句“乞食偶随持钵老,入城因访跨羊仙”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他曾经跟随一个拿着钵子的老者乞食,也曾进入城市寻找那位传说中的跨羊仙人。这些经历都成为了诗人人生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心中的美好回忆。

最后一句“真人到了扶真道,手付瑶台刻玉篇”则是整首诗的升华之笔。这里所说的真人指的是道家修行的人,扶真道则是他们修行的方式。而手付瑶台刻玉篇则是一种神秘的仪式,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它告诉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同时,也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