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居处即鳌宫,更作层楼峭倚空。
群岫西来烟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
花镳柳策熙怡里,耘笠渔蓑笑语中。
别有夜楹千里月,凭栏清兴与谁同。

【注释】

仙人居处即鳌宫,更作层楼峭倚空。群岫西来烟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花镳柳策熙怡里,耘笠渔蓑笑语中。别有夜楹千里月,凭栏清兴与谁同。

【译文】

仙人的居所就是鳌宫,更高一层的楼阁耸立在高空。群山从西边过来烟雾弥漫,大江向南流去雨水纷纷。骑马的花轿和划船的桨,都在阳光下显得愉快轻松。农民的蓑衣和渔民的斗笠,都在阳光下显得轻松愉快。还有别有的夜晚的楹柱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千里的长江。我独坐在栏杆上,欣赏着美丽的月色,可是又有谁会和我一同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并重,情景交融,是一首咏物佳作。全诗以“烟”和“雨”为线索展开,先写景,后抒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开头两句“仙人居处即鳌宫,更作层楼峭倚空”,描绘了神仙居住的地方是高峻入云的楼阁,这楼阁高耸入云霄,凌空而起。“仙人居处”指仙人住的地方,“鳌宫”是神话传说中东海里的一座宫殿,相传是海神的住所。“更作层楼峭倚空”,意思是再筑起高楼,直插云天。“仙人”在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描写自己的志趣与情趣。

接下来三、四句“群岫西来烟漠漠,大江南去雨蒙蒙”,描写自然景色。这里,诗人把目光移向远方,眺望着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象,又看到大江滔滔南去,江水茫茫、细雨蒙蒙。“群岫”指连绵不断的山峦;“大江”指长江。

五六句“花镳柳策熙怡里,耘笠渔蓑笑语中”,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画面。诗人把视线转向人间生活,看见人们在花车和绿柳之间快乐自由地生活,农人戴着斗笠,渔夫披着蓑衣在田间劳作,他们谈笑自如,充满乐趣。“花镳柳策”指花车和青翠的柳条;“耘笠渔蓑”指农人戴的斗笠和渔夫用的蓑衣。“熙怡”指快乐、愉快;“笑语”指说话的声音。诗人通过对人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别有夜楹千里月,凭栏清兴与谁同”,写诗人独自欣赏美景,抒发感慨。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观赏着美丽的夜景,但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只有他自己能体会这一份孤独和寂寞。“别有夜楹”意谓另有一种夜幕下的建筑;“清兴”指心情舒畅、兴致勃勃。诗人用设问手法,反问自己:我独自一人欣赏美景的心情和兴致,到底该与谁分享呢?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与人共享的哀怨之情。

整首诗构思精巧,层次清晰,由远及近,由虚而实,由景及情,情景交融。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