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劫来闲坐休,忽抛长舌闹篮头。
若言面壁为心法,瞿老还输第一筹。
【注释】
天育:指禅宗。二老:对佛僧的尊称,即指六祖慧能。禅惠示经:禅宗六祖惠能以偈颂形式向弟子传授《金刚经》的要旨。佛偈:指惠能的《金刚经》偈。答以十诗:惠能作有《金刚经解义》一卷和《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三卷,是其传法的记录,后人称为“六籍”。此诗为其中的一首。
【赏析】
惠能(公元638—713年),唐韶州(今广东韶关)人,俗姓卢氏,一说姓马氏。唐代僧人,被尊为禅宗六祖。
本诗是惠能在韶州弘忍门下时所作。惠能初到黄梅东禅寺拜见弘忍,弘忍问:“汝从何来?”惠能回答:“某自南岳来。”弘忍说:“若作礼退者,永无伎俩。”惠能说:“和尚护短,应须藉塔庙方丈地。”于是两人展开了一场辩论,后来,惠能把这场辩论的内容写进了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这首诗是惠能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时所作的一篇序言,题为“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 其六”,其中“天育二老”就是指弘忍、神秀两位高僧。
第一句“四十劫来闲坐休,忽抛长舌闹篮头。”意思是说自从在黄梅东禅寺拜见弘忍以来,已经四十年了,一直在这间房内静坐修道,现在忽然抛掉了这个长舌头,去闹那个篮头,这里指的是弘忍与惠能的一场辩论。
第二句“若言面壁为心法,瞿老还输第一筹。”是说如果把面壁而坐看作是修行心法的话,那瞿县大师还差得远呢!这里的瞿县大师是指神秀。
整首诗的意思是说:自从在黄梅东禅寺拜见弘忍以来,已经四十年了,一直在这间房内静坐修道。今天,忽然抛掉了长舌头,去闹那个篮头。如果把面壁而坐看作是修行心法的话,那瞿县大师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