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临千里一危轩,洒脱尘中两耳喧。
隐几风波随客棹,对江金碧露僧门。
数峰烟老灵妃国,三月花残杜宇村。
不得相从嗟筦库,新诗犹喜慰冥昏。
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 其二
四临千里一危轩,洒脱尘中两耳喧。
隐几风波随客棹,对江金碧露僧门。
数峰烟老灵妃国,三月花残杜宇村。
不得相从嗟筦库,新诗犹喜慰冥昏。
注释:
四临:四面环顾
千里:形容距离很远
危轩:高高的亭子
洒脱:超脱
尘中:世俗之中
两耳喧:指耳朵里听到的喧闹声
隐几:坐在矮凳上
波涛(舟行水面):波浪
金碧:黄金和碧玉,形容寺庙建筑华丽
灵妃:神话中的仙女名
三月:农历三月,这里用来代指春天
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类
筦库:管仓库的地方,这里指管理财务的机构
慰冥昏:安慰那些因贫穷而感到绝望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在承天寺萃景亭题诗的回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四临千里一危轩,洒脱尘中两耳喧。”这两句描绘了承天寺萃景亭的高耸入云,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喧嚣。诗人用“四临”形容四周环绕着广阔的景色,“千里”则强调了距离之远。而“一危轩”则突出了亭子的高峻,让人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同时,“洒脱尘中两耳喧”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不受世俗纷扰所影响。他可以静静地欣赏周围的美景,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享受内心的平静。
“隐几风波随客棹,对江金碧露僧门。”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萃景亭中的感受。“隐几”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坐下,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随客棹”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一起乘舟游玩的情景。他们乘坐的小舟在江面上行驶,时而激起波澜,时而平静如镜。而“对江”则表明诗人面对的是宽阔的江面,江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的彩云。“金碧”形容江边的景色美丽如画,而“露僧门”则描绘出一座寺庙的轮廓,仿佛沐浴在晨雾中的僧侣们。
第三,“数峰烟老灵妃国,三月花残杜宇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承天寺萃景亭周边的自然风光。“数峰烟老灵妃国”中的“灵妃国”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国家,但在这里却给人一种仙境的感觉。而“三月花残杜宇村”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这里的“杜宇村”可能是指一个位于山谷中的村庄,那里的杜鹃花开得正旺,但到了三月就逐渐凋零了。
“不得相从嗟筦库,新诗犹喜慰冥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不得相从”表达了诗人因为某些原因无法与朋友相聚的遗憾之情。“嗟筦库”则可以理解为感叹自己的处境不佳,无法改变现状。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能够从诗歌中找到慰藉。“新诗犹喜慰冥昏”则表明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期待着新的诗歌能够给他带来希望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它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