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不乐何所为,调笑盍各言其好。
不愿击水南溟飞,但爱乘风北窗傲。
大夫声名过单父,即日去受东朝诰。
固知为偶我非齐,莫忘相从君与操。
骏辩瑰章殆希有,玉堂金马应须到。
功成却记鸡黍期,同著青鞋映黄帽。

【注释】

1.资道:即资治通鉴,唐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2.单父:春秋时鲁国的邑名,今山东曲阜东南有单父城。3.齐:指春秋时的齐国,在今山东淄博、潍坊一带。4.相从:互相交往。5.玉堂金马:汉代殿名,玉堂是皇帝听政的殿堂,金马是禁卫军驻地。6.鸡黍:指古代乡里间宴请朋友的饭菜。7.青鞋黄帽:指平民百姓的服饰。

【赏析】

《次资道韵》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籍洛阳(今属河南),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自言系出中山王裕后;又言其先东晋名将刘牢之后代;故自比”家世荷担”,自称”尝以天下为己任”。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任夔州(今重庆奉节)、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又称刘苏州。其诗题材广泛,尤以诗论见长,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

首联“次资道韵”点明题旨,说明本诗是以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的成书作为题咏的对象。“不乐”二字,概括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他不愿像司马光那样去击水南溟、驾风北窗,而是爱乘风北窗傲视世间一切,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襟怀。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而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司马光所处时代和所从事的政治事业的赞赏之情。“大夫声名过单父”,是说司马光的声名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的贤大夫管仲。“即日去受东朝诰”,是说司马光不久就要接受朝廷的任命。这两句话表明,作者对司马光的事业是十分推崇的,并希望他能够尽快地成就功业。

颈联两句,作者把话题一转,由赞颂司马光的事业转入对他个人的赞美。“固知为偶我非齐”,意思是说,我知道您与我一样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不会像齐桓公那样专横霸道。“莫忘相从君与操”,意思是说,请您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在一起共事,共同追求理想,共同操守操行。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的崇敬之意,也流露出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

尾联两句,作者又由赞颂转而回到自己的身上。“骏辩瑰章殆希有”,意思是说,您的文才如此卓越,真是难得一见;“玉堂金马应须到”,意思是说,您既然有如此高深的学问和才华,就应该去担任这样的官职。这两句话既是对司马光的赞誉,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盼。

前两联是对司马光所从事的事业和人格的赞颂,第三联是表达对司马光个人的敬慕之情,第四联则是对自己的未来寄予的厚望。整首诗情真意切,意境高远,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现实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