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虹词彩冠群才,淡墨名高北斗魁。
史笔继闻登左省,庙谟今复赞中台。
方传召命驰三节,顿使清风动九垓。
想见君王偏注意,凤池虚位待公来。
【诗句释义】:
- 晴虹词彩冠群才,淡墨名高北斗魁。
这句诗的意思是“晴虹的词彩冠群才,淡墨名高北斗魁。”这里的“晴虹”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也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表示他的诗词才华出众,被人们誉为群中的佼佼者。而“北斗魁”则形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文学的方向。
- 史笔继闻登左省,庙谟今复赞中台。
这句诗的意思是“史笔继闻登左省,庙谟今复赞中台。”这里的“左省”和“中台”都是古代官员的职位,分别指代御史台和中书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史书才能继续传承下去,他的言论能够登上御史台,他的意见能够成为朝廷的决策。
- 方传召命驰三节,顿使清风动九垓。
这句诗的意思是“方传召命驰三节,顿使清风动九垓。”这里的“三节”可能是指一种交通工具,如马车或轿子等,表示他被皇帝召见后立即启程。而“九垓”则形容风刮得非常猛烈,如同九个天界一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被皇帝召见后立即出发,他的行动使得整个国家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 想见君王偏注意,凤池虚位待公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想见君王偏注意,凤池虚位待公来。”这里的“君王”指的是皇帝,而“凤池”则是一个官职名称,指代翰林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对他的注意程度特别高,而他的位置也一直空着,等待着他的到来。
【译文】:
晴虹的词彩冠群才,淡墨名高北斗魁;
史笔继闻登左省,庙谟今复赞中台;
方传召命驰三节,顿使清风动九垓;
想见君王偏注意,凤池虚位待公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李似之的诗歌。全诗通过描绘李似之的才华、声望以及皇帝对他的喜爱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李似之的崇敬之情。
首句“晴虹词彩冠群才,淡墨名高北斗魁”,用晴虹的词彩来形容李似之的才华,强调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北斗星并列,突显其地位崇高。
颔联“史笔继闻登左省,庙谟今复赞中台”,以史笔比喻李似之的言论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影响历史进程,而庙谟则指帝王的谋略,赞中台则是皇帝对李似之的重视,表明皇帝对他的信赖和期望。
颈联“方传召命驰三节,顿使清风动九垓”,“方传召命”指皇帝的诏书,“三节”可能是指某种交通工具,如马、船或轿子等,表示皇帝的诏书迅速传达给了李似之,使他立即启程。“顿使清风动九垓”则形容皇帝的诏书传播广泛,如同一阵清凉的风刮遍了全国。
尾联“想见君王偏注意,凤池虚位待公来”,表达诗人对李似之的高度期待和赞赏之情。他希望李似之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期待李似之能够在皇帝面前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信任,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