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泛清霅,游屐遍层峦。
幽讨离家久,新吟借客看。
槐阴风转夏,梅子雨留寒。
不谓浮云迹,烦君上笔端。
【注释】
- 自霅(zà):从白乐天诗句“自湖东”,可知此诗当为湖州(今属浙江)一带之作。
- 和石山:即《送张琥下第游睦州回寄上元崔侍郎》中的“和石山人”。石山,作者的号,见《唐才子传》。
- “扁舟泛清霅”二句:写诗人乘扁舟泛游于清澈的霅溪之上的情景。霅溪,在湖州,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区。泛,浮游。
- “幽讨”句:言自己久游不归,已厌倦了寻访名胜古迹。
- “新吟”句:言友人为我新作的七绝诗而高兴。看,欣赏。
- 槐阴风转夏:指夏季槐阴成荫,风转夏至。
- 梅子雨留寒:指梅子成熟时降雨,天气寒冷如初。
- 浮云迹: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如同飘浮不定的云影,不可捉摸。
- 烦君上笔端:意谓我因忙于公务,不能亲自为你撰写赠答诗章,请你代劳。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
首联点明题旨:“清霅”(霅溪)泛舟,游屐遍层峦。霅溪在湖州城北,水清流急,风景秀丽。“泛”字,既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境,又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诗人泛舟霅溪,游览了沿途的山峦美景,一路兴致勃勃,不觉日暮,于是停船上岸,准备返回。“遍”字说明诗人游屐所到之处不少,但并未穷尽,这正表现出诗人游览时的兴奋心情。
颔联写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幽讨离家久”,是说诗人离家太久,久已感到厌倦。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暗含诗人的身世之慨。“新吟借客看”,则是诗人以友人新作的七绝诗为题材所作的一首小诗。这里,诗人用“新吟”来概括友人的作品,表明自己对友人作品的重视。
颈联写诗人观赏友人的新作之后的感受。友人新作的七绝诗,写得十分精彩,诗人为之高兴。然而,由于忙于公务,无法及时回赠友人一首酬谢之作,只好托付给友人代劳,请他为这首七绝诗写上一段赠答文字。
尾联是全诗的结语。诗人借用“浮云”这一比喻,抒发自己宦海浮沉的感慨。“浮云”二字,不仅形容自己仕途上的坎坷、变幻,而且暗示自己与朋友的关系,也像那随风飘荡的浮云一样难以捉摸。“烦君上笔端”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情感真挚深沉,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