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
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
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
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
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
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
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
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
注释:
万籁夕已息: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已停止。夕已息,即夜晚已经过去,天即将亮。
宁知身是今:怎么能知道现在自己就是今天呢?宁,何;知,知道。身是今,就是“我”就是现在的我。
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
翳,遮蔽,遮挡。青空,天空。油然起,自然而然地出现。无心,无欲、无念。
寄傲北窗下:寄居在北窗之下。傲,隐居。北窗下,北方的窗下之地,也就是隐居的地方。
骤雨落疏林:突然而至的暴雨落在稀疏的树林中。
游子为三叹:游子(诗人自称),因为感慨而三次感叹。三叹,三次叹息,表示感慨很深。
寥寥希大音:寥寥,稀少,孤独。希,希望得到。大音,指美妙的音乐或高尚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对大自然的赞美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首联“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诗人以宁静的夜晚结束一天的生活,感叹时光飞逝,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否还是“今”。颔联“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诗人以飘渺的白云遮住了晴朗的天空,比喻自己内心的空虚与迷茫。颈联“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诗人在北窗下过着隐居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感到孤独和无助。尾联“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诗人感叹自己的志向和情感无法得到实现,希望得到高尚的品德和美好音乐的赞赏。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