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丹青伤别离,泪和朝雨想频挥。
道边垂柳年年在,看尽行人长不归。
【注释】
观李伯时《阳关图》二首其一:在画中看到自己和友人别离的场面。丹青,指绘画。想,思念。垂柳,柳树。看尽行人长不归:意思是说看着那路上的人来人往,但总是不能回家。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在画中见到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而引起的伤感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点出送别;第三、四句抒情,抒发离愁别绪。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坐对丹青伤别离,泪和朝雨想频挥。
道边垂柳年年在,看尽行人长不归。
【注释】
观李伯时《阳关图》二首其一:在画中看到自己和友人别离的场面。丹青,指绘画。想,思念。垂柳,柳树。看尽行人长不归:意思是说看着那路上的人来人往,但总是不能回家。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在画中见到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而引起的伤感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点出送别;第三、四句抒情,抒发离愁别绪。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下面是对《晏如堂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1. 西都执戟郎,田少家无储: - 西都执戟郎:指在皇宫担任警卫职位的官员。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年轻时的境遇,即在朝廷中担任侍卫之职。 - 田少家无储:表示家境贫寒,缺乏积蓄。 - 不戚戚:形容诗人面对贫困的生活态度,并不感到忧伤或焦虑。 - 著书防患何多虞:指通过著述来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暗示诗人通过写作来避免可能的灾祸。 2. 柴桑避俗翁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吴民载弃意堂” 注释: “吴”指代作者所在的地区,“民”可能是指普通百姓或普通人。“载”是动词,意为携带、装载。“弃意堂”可能是一个被遗弃的地方,也可能是指一种思想或情感的寄托。 译文: 在吴地(这里指中国)的百姓中,我带着放弃世俗名利的意欲,建立了这个“弃意堂”。 2. “此身聚沫无坚强” 注释: “沫”在这里指的是泡沫,象征短暂的美好和虚幻
谢薖的《送邑尉朱登仕告老归华亭用玉局老仙寄王庆源韵》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及对其人生选择的尊重。本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具体分析如下: 1. 白头真负平生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法实现其一生志向的遗憾。在诗句中,“白头”通常与衰老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里却象征着未完成的事业或未能实现的梦想。诗人通过这一表述
【注释】 分韵招无逸兄得益字:在诗中,“分韵招”指以韵相和,而“无逸”则是诗人的号。此诗为作者对友人无逸的劝勉之词。 长怀乌衣游:长怀指的是长久地怀念,乌衣巷是南京秦淮河南岸一条著名的古街,东晋时此地有王导、谢安等人的住宅,所以又称王谢故居。后来这里成为达官贵人聚集的地方。 亲姓何戚戚:亲人的姓氏,为什么如此忧心呢? 吾曹乃其后,何不迨往迹:我们都是王导、谢安等先贤的后代
【注释】 翠云:指青山。分韵得禅字:即以“禅”字为韵,作诗。杖履:拄杖和鞋。所适:所到之处。溪流:山间小溪。溅溅:流水声。武陵:古地名,在今湖南。桃花源:传说中晋陶潜《桃花源记》中的乌托邦式理想社会。划然:忽然。华屋:精美的房舍。青莲:佛家语。伊蒲馔:僧尼吃的斋食。一饷:一会儿。吾党:我辈。旷达:心胸开阔。董、何:人名。韵俱胜:韵调优美。阮:古乐器,泛指乐器。周郎:周瑜。秀眉宇:形容相貌英俊
注释:儿时窥豹见一斑,晚学一技千金殚。 译文:小时候通过观察豹的一角而知道它的特征,长大后学到一项技能却要用千金的代价。 注释:斋房芝草不并秀,且餐秋菊纫春兰。 译文:书房里的灵芝草并不与它们争奇斗艳,我只取一些秋菊和春兰花来食用。 注释:无心时共白云出,忘机日对沙鸥闲。 译文:没有心思的时候就和白云一起飘出,忘记机心的时候就对沙鸥悠闲自在地生活。 注释:穷人与世各异调,敢望一唱仍三叹。 译文
【注释】 何人爱斯泉:谁喜爱这泉水呢? 结搆亭上屋:在亭子上面建造房屋。 空亭何所有:空亭有什么呢? 冷气宜三伏:凉爽的气温适合炎热的夏天。 泠泠石甃净:清凉的泉水洗净了石井口。 须眉真可瞩:胡须和眉毛真是可以凝视的对象。 挹彼才盈掬:舀起那泉水,正好满一捧。 何时近亭居:什么时候才能靠近亭子居住呢? 更种亭畔菊:再种些亭边菊花。 日饮潭中甘:每天饮用潭中的泉水,多么甘甜! 庶用稽死录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水涨的诗,描述了雨后溪流的景象。 - 诗句大意: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碧,浊浪奔蛟龙。橹摇扁舟下,袖手闲篙工。疏烟媚晚霁,飞云带归鸿。境物复可写,妙手无僧崇。登兹百尺台,令人豁奇胸。樽开河南守,坐有西山洪。游目托远怀,平水念禹功。视河不治行,他日望两公。吾侪何所乐,白着卧船篷。 - 赏析: -
王摩诘四时山水图 这首诗是赞美王维的《辋川图》。诗中通过描绘桃花和柳树的颜色,来表达王维在诗中描绘四季景色的技巧。接着,诗人又提到王维画中的春天,如雨后的山野和烟雾中的风光,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人转向对王维画作的评价,认为他的画作虽然小巧,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变化,其中有些句子甚至无人知晓。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王维作品的赞赏之情,认为他是画家中独树一帜的人物
诗句释义: 董侯朝饥雷殷腹,咄嗟无人羞豆粥。 杜陵太瘦缘作诗,玉川辛勤坐憎俗。 细君截发恐未暇,有弟能令饷君粟。 不妨更就乞槟榔,他日金柈供一斛。 译文: 董侯早晨饥饿得像雷声一样,突然没有人给他煮豆粥了。 杜甫的瘦是因为写诗,而陆龟蒙则因为辛苦劳作而厌恶世俗。 细君担心来不及剪头发,弟弟能够带来粟米给你。 我们不妨去乞讨槟榔,将来可以提供一斛金。 注释: 1. 董侯:指诗人的朋友、同乡或熟人。
注释:浩荡的漳江水泻下碧波涟漪,西面的山峦清丽绝俗为我的诗歌增添了新的灵感。我喜欢借归雁传书的方式,把优美的诗句带给朋友;我要和我的朋友一起讨论如何创作出佳作。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家中作客时写的。诗人以漳江为背景,以山水为题材,写景抒怀,寄寓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远,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并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故园风物长如旧,松柏参天六月凉”意思是说故乡的景物依然如旧,高大挺拔的松树与柏树在六月里依旧清凉宜人,这两句是说诗人回到家乡之后心情十分愉悦。“岑寂北窗风雨夜,独吟诗句绕胡床”,写诗人独自在北窗下,听着雨声吟诵着诗句。 【答案】 译文:回到故乡后心情十分愉悦
注释:听说潘郎现在很穷,生活困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安慰他辛苦劳累的生活。如果北风能带我到齐安郡去,我会常常梦见你,为你送上我的思念。 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与牵挂之情。诗中“闻说潘郎窘食贫”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希望友人能够摆脱困境。“何年会面慰艰勤”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希望早日重逢,共同度过艰难的时光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春草春波伤底事, 春天的草和波纹让人感到伤心,可能是因为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这里的草和波纹却给人一种荒凉和悲伤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看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因为春天本身的特性让人们感到伤感。 - 青青柳色最消魂, 绿色的柳树颜色最能让人心碎,可能是因为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离别和思念。当看到青青的柳色时,会让人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注释】 彩弦:五色琴弦。离骚:指《离骚》诗。 曹道士:人名,不详。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听到曹道士弹奏的琴声,心中顿起一种幽情。“试开”二句是说:琴音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哀怨,而弹琴的人却把这种感情弹出在《离骚》之上。 这首诗是作者听曹道士弹琴有感而作。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说自己虽然淡泊名利,但仍然喜欢聆听美妙的音乐,特别是像曹道士这样高超的琴艺。第二句进一步描绘琴音之美
【注释】 小窗:小窗户。疏箔:稀疏的竹帘。列仙家:排成一列的仙人之家。遗音:指琴曲的余音。晚景:指夕阳。贺老:唐代诗人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曾自号四明狂客、东游侠、秘书外监等。场屋:科举考试的考场,即试场。定场:在考场所表演的一种技艺,如变魔术、耍杂技等以助兴。琵琶:一种古代弦乐器,用拨子弹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曹道士弹琴技艺的小诗。前两句写弹琴时的情景。后两句则写弹琴技艺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