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
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村居晓起
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
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
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
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
注释:
- “天星”:指星星。“寥寥”:稀少的样子。“野旷”:野外广阔,空旷无际。“风露清”:风吹过田野,露水清澈。
- “田父”:农村的普通农民。“出门望”:走出家门远望。“山鸦”:乌鸦。“绕舍鸣”:围绕房屋啼叫。
- “蚕桑”:蚕和桑树。“从此起”:从现在开始。“农里”:在农田里。“各有营”:各自有各自的经营方式。
- “顾惭”:惭愧。“不耕者”:不从事农耕的人。“日宴掩茅衡”:每天悠闲地躲在茅草门下休息。”茅衡”:茅草屋的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诗人独自坐在家中,眺望着外面广阔的田野和天空中的星星。他看到农民们正在忙碌地工作,而自己却因为懒散而不从事农耕生活,感到无比惭愧。
首联“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天边的星星稀疏,田野上风吹露珠清澈透明。这是对环境的描写,为后文的抒发情感做铺垫。
颔联“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描绘了农民们走出家门远眺的情景,以及山间的乌鸦环绕着他们的小屋鸣叫。这里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颈联“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忙碌的工作景象,他们从此刻开始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劳作,各自在农田里忙碌着。这里的“蚕桑”和“农里”分别指代农民们的日常工作内容,体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尾联“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羞愧之情,他因为不从事农耕生活而感到惭愧。这里的“日宴掩茅衡”形象地描绘了他每天无所事事、沉迷于享乐的状态,与前面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农民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勤劳朴实的农民们的赞赏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不务正业的反思和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