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伤皇辟,子行犹不归。
嫠居言有则,丧事礼无违。
轲母三迁教,莱儿七十衣。
至今霜月夜,松竹带芳徽。

注释

1 昔在伤皇辟:指的是过去的皇帝去世,这里可能是指张运判(张□)的母亲吕宜人对亡故的皇权表示哀悼。

  1. 子行犹不归:儿子(指张运判)虽然离开了家,但似乎并没有回来。
  2. 嫠居言有则:寡妇居住时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或规范。
  3. 丧事礼无违:在丧事期间应该遵守礼法,不违背礼仪。
  4. 轲母三迁教:轲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他的母亲为了抚养他,多次搬家。这里的“三迁”比喻母亲为教育儿子付出的努力。
  5. 莱儿七十衣:莱氏是春秋时期的人,他的年龄到了七十岁,仍然穿着单薄的衣服。这里的“莱儿”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而“七十衣”则形容其生活之简朴。
  6. 霜月夜: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可能是诗人所经历的一个特定场景。
  7. 松竹带芳徽:松树和竹子象征着坚韧和纯洁,这里的“芳徽”指代这些自然植物的美丽与高雅。

译文

昔日悲伤于皇家的逝去,儿子虽离家却未返来。
寡居中应守规矩,丧事之中须遵礼法。
如孟子般母亲曾迁居,莱氏七十岁仍穿着单衣。
直到那个寒夜月光下,松竹依旧散发着清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张运判的母亲吕宜人的事迹,表达了对亡故皇帝的追思以及对家族成员的深情怀念。诗中的“嫠居言有则,丧事礼无违”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以及她们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肃穆的氛围。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真挚,通过对母亲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家庭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