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急治相鬼质,间架算尽琼林开。
鲁宣强聒亦徒耳,直到山南未觉来。
燕城读史 其十一
唐德宗急治相鬼质,间架算尽琼林开。
释义:唐德宗急于整治宰相,耗尽国库也难以完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燕城读史》中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唐德宗急于整治宰相,以及国家间的争斗和战争,展现了唐朝时期的动荡不安和社会矛盾。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德宗急治相鬼质,间架算尽琼林开。
鲁宣强聒亦徒耳,直到山南未觉来。
燕城读史 其十一
唐德宗急治相鬼质,间架算尽琼林开。
释义:唐德宗急于整治宰相,耗尽国库也难以完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燕城读史》中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唐德宗急于整治宰相,以及国家间的争斗和战争,展现了唐朝时期的动荡不安和社会矛盾。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次韵严叔贤见寄 罗公升吟咏严叔贤之诗 1.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 威风凛凛的凤凰展翅高飞于九天之上,它选择在十洲之地安家。这描绘了一幅雄姿英发的图景,象征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2.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 为何这只高贵的凤凰落入凡间,与普通的鸡鸭嬉戏?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3.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 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弹琴吟歌
【注释】 李古城:即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狂醒道人:即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道教天台宗南宗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八区:指四方。一发不可息:形容风力很大。地行人:指南北方向的人。颠倒忘南北:形容醉得很厉害。醒眼:指清醒的眼力。大慧力:指高深的道法。楚天高:指楚国的天空很高。寄两屐:形容走路时穿着两只鞋。袈裟:指袈裟衣。“况”同“堪”,“作轩冕剧”
【注释】:一闲五千日,功德高于山。如何天不借,驱向金革间。妖血醒人饥,马足愁险艰。今宵觞咏处,已带风雪颜。 皇穹未厌乱,肯放两脚闲。东海邈山河,庐峰定天关。即往不可留,我去何当还。后夜梦君时,哀笳鬓成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友人相别,心情十分凄苦。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国事、时局的忧虑。全诗以“忧”字为线索,层层展开,抒发了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忧虑国事的复杂心态。
【注释】 道逢:在路上遇见。新婚:结婚,成家。时危: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家如寄:像寄居在别人家里一样。生离:指被迫分离的夫妻。恨终天:恨永远无法消除。称家: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办事。齐、宋:齐国和宋国。贤:贤人。白首:指年老,这里指老年。乐此桃李年:乐于享受桃李花盛开的春天。畸人:指不合群的人。感雉飞:感慨野鸡高飞。七载:七年。操断弦:指操琴。操,弹拨乐器的动作。三年扬州梦:指在扬州做客的三年生活
【注释】 ①兵馀:指在兵乱之后,家道中落。十八载:指十八年。②乃忽见此诗:忽然见到这首诗。③乾坤:天地。发危涕:流下悲伤的眼泪。④未论:不说。言语奇:用词奇妙。泗磬:古代乐器,以玉制成,形如磬。⑤丽色:美丽的颜色。藻鲛丝:用鲛绡织成的细绢。⑥堵墙人:诗人的邻居。⑦倾倒:倾倒笔墨。⑧奈何:为何。清平调:唐明皇所制曲名。寒笳:冷笛。吹:奏。⑨天遣放厥词:上天要放这些词。厥:他的。⑩墓槚:坟墓旁的柏树
诗句解析与译文 早起 - 注释: 描述清晨的起床场景。 - 译文: 早晨,我被五更的鼓声惊醒,从床上爬起来。 鼕鼕五鼓动 - 注释: 使用“鼕”和“鼕”来模拟鼓声,形容鼓声之大。 - 译文: 五更的鼓声响彻,我从梦中惊醒。 客子推枕起 - 注释: “客子”指离家在外的人。 - 译文: 作为离家在外的游子,我不得不起身迎接新的一天。 馀灯明壁间,照我发垂耳 - 注释:
春晓道中 笳鸣雨声歇,据鞍迎晓风。 桃花逞颜色,窈窕一川红。 经年用越地,杀气浮太空。 颇宜化工手,不到荆棘丛。 莺声忽起予,梦落柳影中。 缅怀习池赏,不减燕然功。 横槊岂无人,赋诗定谁工。 注释: 1. 笳: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如人喊。 2. 雨声歇:雨水停止落下的声音。 3. 据鞍迎晓风:骑马在早晨的微风中前进。 4. 桃花逞颜色:桃花盛开,色彩艳丽。 5. 窈窕一川红
【注释】 夜月怀超然故台——在夜晚的月光中怀念高远而空旷的古代建筑。 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深夜的风雨声已经停止,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挂在我的屋子上空。 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打开门却只见我一个人在院子里。 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我在廊上徘徊不能入睡,那影子从墙边掠过竹子投到地上。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观赏玩赏情趣还没有结束,但矮小的屋子挡住了我远望的视线。 故山有层台
【注释】 詹厚斋:诗人的朋友,名不详。 秋气深:秋天的凉意。 霜虫:指蟋蟀。 御风:乘风而行。 我屋:我的居室。 离合:离别和团聚。这里指朋友之间的聚散无常。 丘壑间:指隐居山林。 五日诗:即《五日诗》。 肝肠洗旧染:比喻涤荡了旧习。 刀圭:古代的一种药物。 公等:你们。 不必:不需要。 道衰:道德衰落。 如何:怎样。 更轻别:又一次轻易地分别。 持用慰渴饥:用以解渴。 出硕果:指收获。
南山有好鸟,来集鸿鹄行。 鸣声日已都,六翮岁以长。 虽云气类集,习久迹已忘。 所期逍遥游,一息视八荒。 三年稻梁少,去与鹰鹯翔。 好音变饥啸,鸷声嗔馋肠。 重来见鸿鹄,反噬气益张。 鸿鹄不汝尤,矰缴防汝伤。 注释: 赠给游仁翁。 在南山上,有只好鸟,飞来和鸿鹄一起飞行。 它的歌声,每天都是那么悦耳动听。 这只鸟的翅膀,一年比一年长得快。 虽然它和天上的气一样,但它已经习惯了,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燕城读史 其十 隋唐晋汉本胡种,自入中国皆衣冠。 不知耶律称皇帝,何似文皇号可汗。 注释: - 隋唐:唐朝和宋朝的朝代名称。 - 晋汉: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即晋国和汉朝。 - 胡种: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呼,这里是以胡人的身份进入中原。 - 自入中国:指的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 - 皆衣冠:都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身着中华的服饰。 - 不知耶律:耶律是契丹族的一个部落首领,这里指他称帝。 -
燕城读史 其九 石虎父子恃兵刀,卜世谓与天地期。 那知喋血宫庭者,尽是怀中抱弄儿。 注释: - 石虎:西晋时期著名军事统帅,后为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儿子。石勒死后,他的儿子继位,但后来因为权力斗争失败被杀。 - 兵刀:指武器和兵器,这里指的是石虎的权势和武力。 - 卜世:预测未来,这里是说石虎父子认为自己的统治将延续很长时间。 - 那知:怎知,谁知。 - 喋血:流血,这里指的是战争和争斗。
诗句释义: 1. 燕城读史:在燕城阅读历史的书卷。 2. 其八:这是第八句诗或诗的一部分。 3. 晋武深鉴前代失:指晋武帝(司马炎)深刻地反思前代的失误。 4. 诸王竞握兵马雄:许多诸侯王都手握重兵,显得雄壮。 5. 何须更待东门啸:为什么还要等到东门的鸣叫(象征起义)? 6. 始叹铜驼荆棘中:开始感叹铜驼在荆棘之中。 译文: 在燕城的书房里翻阅着历史的书籍,深深地反思前代帝王的过失
诗句原文: 锱郎璀贼世台家,卖主知作他邦臣。 当年只算孙供奉,犹胜纷纷误国人。 译文: 曾经的官员为了利益出卖国家,就像锱铢之重般沉重。他们背叛了国家,成为异国的奴隶。相比之下,当年孙权的手下只有一位忠诚的孙供奉,他的忠诚胜过了那些背叛国家的小人。 赏析: 本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政治人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
燕城,即燕京;亚子,元代人耶律楚材的字;国用,国家的收入。 亚子十指得天下,尽取国用供至尊:元太祖成吉思汗在位时,曾请耶律楚材出山为相,他提出“任人惟贤”“贵贱不二”的主张,使元朝的治理有了很大的改观。 一朝颠沛罂子谷,费尽软语谁知恩: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而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最后只好让耶律楚材出面,以“易姓”为条件,才得以成功。 赏析:
燕城读史 其十四 李生平生嘻佛法,厕筹拭面邦计空。 那知铁马浮江日,却是神僧建塔功。 注释: - 李生平生嘻佛法:李生平生都信奉佛教。 - 厕筹拭面邦计空:用粪便当筹计算国家财政,却认为国库空虚。 - 那知铁马浮江日:没想到当年铁马渡过长江的英勇事迹。 - 却是神僧建塔功:却知道是神僧建造了这座佛塔的功劳。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