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达磨西来脚,莫令有误本来人。
当处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痴汉,海里口乾渴爱津。
如今大有心颠倒,梦寐胡诤学道人。
且向自心中体究,于斯如实更证明。
须观古德皆如是,万莫瞒心自发轻。
诳谤定招无间业,未全本觉且依经。
修行未了身依口,莫学提纲没量人。
对病用医须有意,指权归实救迷情。
迷悟不同谁解意,三乘犹尚未全明。
不契一乘为外道,经生持戒不知。
徒劳南北与东西,满口文章不合义。
不曾亲近正知见,色见声闻弄识神。
髑髅几度皮消殒,林下追寻没一人。
妄把玄诠为事会,五千救网变成尘。
看经须用钱财雇,佛事全凭铙钹音。
馂馅饼皮纱布绢,猪羊犬马折经金。
僧俗一同轮苦趣,辜负牟尼古佛心。
致使类多贤行少,仁慈鲜矣足孤贫。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打折达磨西来脚,莫令有误本来人。
- “把达摩的脚打折”,意指要保护或保护达摩,不让任何人误解他的意图或本意。”莫令有误本来人”,意思是不要让别人误解达摩的意思或本意。
- 当处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 “当处得心”,意指无论在何处,都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非向背”,意为不受任何外界诱惑或干扰。”九年面壁寂光明”,形容达摩在面壁九年期间,心境如明镜一样清澈。
- 庭中立雪憨痴汉,海里口乾渴爱津。
- “庭中立雪”,描绘了一个憨痴的人站在雪地中的景象。”海里口乾渴爱津”,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渴望而变得口渴。
- 如今大有心颠倒,梦寐胡诤学道人。
- “如今大有心颠倒”,意味着现在很多人的内心都是颠倒的,即他们的欲望和欲望之间存在冲突。”梦寐胡诤学道人”,形容这些人都在追求道,但他们的行为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
- 且向自心中体究,于斯如实更证明。
- “且向自心中体究”,指的是要深入自己的内心去理解和体会。”于斯如实更证明”,意味着这样才能真正验证自己的观点。
- 须观古德皆如是,万莫瞒心自发轻。
- “须观古德皆如是”,意指要观察古代的智者都是怎样的。”万莫瞒心自发轻”,告诫人们千万不要欺骗自己的心,也不要轻视自己的行为。
- 诳谤定招无间业,未全本觉且依经。
- “诳谤定招无间业”,意指说谎诽谤他人一定会带来无尽的恶果。”未全本觉且依经”,意指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经典教义,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的意志。
- 修行未了身依口,莫学提纲没量人。
- “修行未了身依口”,意指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遵循口的约束。”莫学提纲没量人”,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自信,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 对病用医须有意,指权归实救迷情。
- “对病用医须有意”,意指在治疗疾病时,医生应该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个病人。”指权归实救迷情”,意指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于空洞的理论。
- 迷悟不同谁解意,三乘犹尚未全明。
- “迷悟不同谁解意”,意指对于修行的不同境界和理解,需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智慧。”三乘犹尚未全明”,意指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法(声闻、独觉、菩萨)还远未达到圆满的境地。
- 不契一乘为外道,经生持戒不知。
- “不契一乘为外道”,意指不认同一种修行方法是外道。”经生持戒不知”,意指不了解经典的教诲和戒律的重要性。
- 徒劳南北与东西,满口文章不合义。
- “徒劳南北与东西”,意指徒劳无功地奔波于南北之间。”满口文章不合义”,意指虽然能够滔滔不绝地谈论各种学问和理论,但它们并不能真正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
- 不曾亲近正知见,色见声闻弄识神。
- “不曾亲近正知见”,意指没有真正接触到真理和智慧。”色见声闻弄识神”,意指只是通过表面的现象和声音来认识世界,而忽略了真正的本质和内涵。
- 髑髅几度皮消殒,林下追寻没一人。
- “髑髅几度皮消殒”,意指骷髅已经多次被埋葬和挖出来,但它的皮仍然完好无损。”林下追寻没一人”,意指在深林里寻找一个已经不存在的人或物,却始终找不到。这象征着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和探索往往充满了困难和挫折。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以佛教思想为主题,通过对佛教经典中的人物和故事的解读,传达了佛教的核心观念和道德规范。诗人通过对达磨、达磨的脚、达磨的面壁、达磨的寂光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达磨精神的赞扬和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达磨弟子的错误行为的批评,强调了修行者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达磨弟子内心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执着和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达磨弟子的错误行为的后果的揭示,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
整首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充满了禅宗的意味。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一段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这首诗对于了解佛教文化和思想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