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还雨,禾山解打鼓。
久雨还晴,普化爱摇铃。
钱是足陌,物是定价,赵州直得五年分疏不下。
【注释】
偈: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即唱诵。颂:佛经中的韵文诗体。偈颂:即唱诵佛经中的韵文诗体。偈颂五十一首:指《大藏经》中收录的五百首颂文。其二十五:指其中的第五十二首。久晴还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禾山:山名,在今浙江德清县。解打鼓:意指时来运转,转危为安。久雨还晴: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普化:即布袋和尚,相传为唐末五代时的僧人。摇铃:意指施主施舍,布施救济他人。钱是足陌:意指钱财丰足,流通无阻。物是定价:意指货物价格稳定,不受外界影响。赵州直得五年分疏不下:意指某事或某物的得失,可以分年计算,而不会遗漏。
【赏析】
本诗以“久晴还雨”为起兴,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但只要我们坚持正道,就能转危为安。然后作者指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随意改变它们。接着,作者用普化和尚的形象来形象地说明这一点,他施舍布施救济他人,使众生受益,因此他的功德是无法估量的。最后,作者用“钱是足陌”和“物是定价”这两个成语来进一步强调这一点,表示世间的财富和物品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应该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随意改变它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象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遵循正道,这样才能实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同时,它也启发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