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之形,人之英。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说兮玉麈常横。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悬秋月之明。
其禀也灵,其施也平。
六窗自虚,万象自呈。
斯何人欤,岂不入山林而隐,不濯沧浪而清者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隐居士赞
  • 注释: 这首诗赞美一个山中的隐士。
  • 译文: 描述一位僧人的高尚品格和行为。
  • 赏析: 诗人通过“僧之形,人之英。”来表达对这位隐士品德的高度赞扬。
  1.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
  • 注释: 询问这位隐士的日常所为。
  • 译文: 他经常穿着田间的衣服行走。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隐者简朴生活方式的好奇与赞赏。
  1. 何所说兮玉麈常横
  • 注释: 询问这位隐士谈论的内容。
  • 译文: 他总是拿着玉麈杖挥舞。
  • 赏析: “玉麈”是古代的一种手杖,常用来比喻高人雅士。此句描绘了一个智者形象。
  1.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
  • 注释: 表达世间人情淡薄的感觉。
  • 译文: 人世间的情义淡如秋天的云彩。
  • 赏析: 诗人用“秋云之淡”来比喻世情的冷漠,强调了隐士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境界。
  1. 胸次了了兮悬秋月之明
  • 注释: 表明其内心清澈明了如明镜。
  • 译文: 心胸宽广明亮如同悬挂在空中的秋月。
  • 赏析: 这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清高与智慧。
  1. 其禀也灵,其施也平
  • 注释: 形容他的天赋与施政都很灵通且公正。
  • 译文: 他拥有超凡的灵性和公正无私的治理。
  • 赏析: 强调了这位隐士在自然和社会治理上的卓越能力。
  1. 六窗自虚,万象自呈
  • 注释: 描述自然景象和宇宙万物都展现出其本来的面貌。
  • 译文: 自然界的门窗都是空的,一切都呈现出它们真实的样貌。
  • 赏析: 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和赞叹。
  1. 斯何人欤,岂不入山林而隐,不濯沧浪而清者耶
  • 注释: 询问这位隐士是谁,并表达对其隐居生活的羡慕。
  • 译文: 这个人究竟是谁?他难道不是选择隐居山林的人吗,难道他不是远离尘嚣、洗涤心灵的人吗?
  • 赏析: 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的敬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