癯然容仪,轩然作为。
古潜清苕,珠媚蟾辉。
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
石涧付衣,末流蓍龟。
山雷山泉兮从教名𢷕,虚空解讲兮其谁知之。
颐蒙法师赞
癯然容仪,轩然作为。
古潜清苕,珠媚蟾辉。
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
石涧付衣,末流蓍龟。
山雷山泉兮从教名𢷕,虚空解讲兮其谁知之。
注释:
臞然:形容人瘦弱的样子。
轩然:形容态度高峻的样子。
冥通:指悟性通达无碍。
三观:佛教语,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和“一心三观”。
末流:指学问的末梢或末路。
蓍龟:蓍草占卜。
山雷山泉:比喻自然景观。
末流:这里指佛学中的支流。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颐蒙法师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法师的形象和作品的特点,表达了对其才华和智慧的赞赏。
首句“癯然容仪,轩然作为”,用“癯”来形容法师瘦弱的面容,用“轩然”来形容他高峻的态度。这句诗既展现了法师的外貌特征,也体现了他的精神状态。
第二句“古潜清苕,珠媚蟾辉”,诗人以“古潜”和“清苕”来形容法师的学识渊博,以“珠媚”和“蟾辉”来形容他的作品优美动人。这句诗通过对法师学识和作品的赞美,进一步突出了他的才华横溢。
第三句“筌忘大部兮半点不胶名相”,诗人用“筌忘”来表示对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能够超越语言文字的束缚,不再拘泥于表面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这句诗也表现了法师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第四句“冥通三观兮一毫不著玄微”,诗人用“冥通”来形容法师对于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能够达到与佛法本源相通的境界。同时,这句诗也强调了佛法的深邃和奥妙。
第五句“石涧付衣,末流蓍龟”,诗人用“石涧”来比喻法师的生活状态,用“末流”来表示他的学术地位。这句诗既展现了法师的高尚品质,也体现了他的学术地位。
第六句“山雷山泉兮从教名𢷕”,诗人用“山雷山泉”来比喻自然界的美景,用“教名𢷕”来形容他对佛法的传播和影响。这句诗既赞美了自然的美景,也赞美了法师对佛法的传播和影响力。
最后一句“虚空解讲兮其谁知之”,诗人用“虚空”来形容他对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颐蒙法师的赞美,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