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脩罗掌。
颂古十七首 其一
乾坤虽有作,太平本无象。
赫日正中天,去却脩罗掌。
注释与翻译:
- 乾坤:天地,自然界。
- 虽有作:尽管有创造和作为。
- 太平:和平、安定。
- 本无象:本来没有具体的形态或标志。
- 赫日:光辉灿烂的太阳。
- 修罗:神话中的怪兽,象征危险和恐怖。
- 去却:去掉或消除。
- 执掌:控制或管理。
赏析:
释大观通过这两句诗传达了对于世界和宇宙本质的一种深刻思考。首先,“乾坤虽有作”表达了宇宙虽然充满了各种创造和变化,但其本质上是无形无象的。这种表述反映了佛教中对于万物皆空的观念,即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和无固定的实质的。
紧接着,“太平本无象”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在真正的太平和和谐之中,事物的本质并不显现其外在的形式或特征。这可能暗示了真正的平和来自于对物质世界的超越理解和接受,而不是执着于其表面的形式或表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隐喻地表达了一种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强调了理解和洞察本质的重要性,以及对过于追求形式和表象可能导致的危险的认识。这种思想不仅在文学表达上具有深意,也启发了人们对生活和存在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鼓励我们超越表象,寻找更深层次的内在意义。